青年微观

小联微评第105期 | 詹红燕:“被动废”人群,是你吗?

发布者:陈今园发布时间:2019-07-05浏览次数:309

“被动废”人群,是你吗?

詹红燕

近期,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一催就慢,一点就炸…“被动废”人群说的是你吗?》一文引起不少关注,相关微博话题#被动废#也登上热搜榜。网络热词背后往往折射出来的是当代青年的一种心态,会对学习、工作、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被动废”的心态,你有吗?

“被动废”是指:本来很主动且愿意干的事情,一旦被催促,就会立马出现从身体到心灵全方位的抗拒。催促会将主观意愿上的美好变为被动意义上的承担,对于被动废人群而言,一催就慢,一点就炸。如“设了闹钟,但我妈一催我,就更想赖床”、“爱看小说,但变成读书作业,就不想看了”。

当一个人主动要求做一件事时,便会自己去设置规划书并执行,这个过程会充满期待和成就感。但被别人催促时,主观能动便会变成客观被动,自我满足感消失,出现抗拒的心态。“被动废人群”不喜欢被约束,也不喜欢被做决定,与其被催促完成,不如选择主动放弃,做一个“被动废”。

“被动废”表面上是想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实际上,只是为自己的逃避和躲闪找一个完美的借口,“被动废”只是一只替罪羔羊,其对当代青年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一是会导致“拖延症”恶习进一步恶化。当主动不再成为行事的主导因素时,做任何事都需要外在驱动力,就会形成拖延症。但如果连外在驱动力也拒之门外,那么“拖延症”将会无药可救。二是会导致“成就感”的进一步缺失。“被动废”由于被催促而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放弃了对学习、生活、爱情等主动追求,形成一种“佛系态度”,最后迫不得已在任务完成期限的最后一秒钟,草草了事,随意敷衍,使其丧失了追求目标过程中的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

当代青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要拒绝“被动废”,要化被动为主动。一是志存高远,做理想的奋进者。理想决定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成为精神侏儒。青年追求什么样的理想,国家就有什么样的前途,民族就有什么样的命运。作为新时代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二是管理时间,做命运的主宰者。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随意挥霍时间是最奢侈的浪费。许多人习惯于“等候好情绪”,通过耗费大量时间以待“进入状态”,却不知状态是干出来而非等出来的。治疗“被动废”症状人群的最好办法就是要做时间的主人,寻找内生动力,化被动为主动。正如自控力研究专家沃尔特米歇尔所言:“自控力仅仅是一种能力而已,只有再加上确定的目标和强烈的内在动力,我们才能真正找到方向,取得成功。” 三是脚踏实地,做务实的实干家。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时代选择了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定要夯实人生的基石,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此外,要理性对他人的催促,不仅要有自己“主动”的内驱动力,还要有外在催促的“被动”压力,才能使各项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获得自我效能感。

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身肩历史重任,背负时代责任,理应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果断与“被动废”说“不”,书写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华章!

(教育学院研究生辅导员:詹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