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风采

“慢教育”引领学生“快成长”——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杜成煜

发布者:陈筱宇发布时间:2019-10-10浏览次数:2290

一、个人简历

 杜成煜,男,汉族, 19844月出生,中共党员,讲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博士生,国家职业指导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曾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辅导员、软件学院团委书记兼辅导员,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团委书记、2017级本科生(391人)辅导员。

曾获第三届福建省高校优秀辅导员;2015年全国“三下乡”活动优秀个人;2015年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先进工作个人等荣誉;获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4次;指导学生获第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C/C++程序设计本科A组一等奖,福建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艺术作品类甲组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华南赛区特等奖等佳绩。

    二、工作思路

    在大家印象中,辅导员的工作是“快节奏”的。然而,杜成煜却似乎更偏爱一种“慢”的节奏,他巧妙地以“慢跑”“慢饮”“慢读”的方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出“三慢”教育模式,创新拓展了工作思路,有效引领学生提速奔向成长目标。

    慢跑:一项运动,涵养思想高度

    2011年的一个傍晚,他在操场慢跑的时候恰巧遇到性格内向不善交流的小张,于是主动叫他一起跑步,跑步过程中开始聊起彼此最近的动态。几圈下来,他发现学生逐渐打开心扉,变得从容自在,跟以前有点不一样。他突然意识到,与学生“慢跑”也是一种特殊有效的思政工作方式,可以跟学生零距离接触,听到他们的呼吸,感受他们最真的一面。他开始有了组建一个“慢跑团”的想法,彼此既一起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交流。于是,“阿杜跑团”正式成立。他把每周一、三、五、六傍晚定为“悦跑TIME”。8年来,跑团吸纳了700多位学生,目前有1340多人次,曾与他一同慢跑于校园,他就这样把思政工作写在操场上、写在林荫校道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新接手的一个年级里,他发现小陈在期末考因违纪受到处分,情绪消极,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同学接触。于是,他约小陈慢跑,一圈,两圈,一周,两周……终于,小陈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在跑步的时候不提我违纪的事情,不批评我?”他反问道,“我们一起慢跑了10多次,你感悟到了什么?”小陈说,现在感觉跑十圈很轻松。他顺势说道,读书也是一样的,需要一圈一圈积累。小陈这才恍然大悟,欲速则不达,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是一种慢过程!之后他慢慢改变了,毕业时在激烈竞争中胜出并被福州烟草局录用。

    慢跑改变了一个人,这种“慢”的改变也让同学在挫败中成长,变得更有韧劲;不仅如此,这种“慢”的精神也影响了一个集体,学会在协作中打磨奋进,变得更加优秀。近3年来,他组织开展红色基因 我们传承集体主题教育、“向上向善 青春闪光团日活动及“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创一流易班建设等73项活动,用心培育了43项党团立项活动,所带班级先后荣获校“先进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达20多次,他所在学院团委获评2016年度“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

    慢跑,正成为师生追求健康的时尚方式,不仅能健身,也能明智。曾有不少学生疑惑,大家都在追求中国速度,他为什么总喜欢慢跑。在《形势与政策》课上他时常提及,“我们固然需要中国速度,但慢下来可以更加从容打造精品,保证品质,创造中国奇迹,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工匠精神,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如此,一个国家亦如此,育人工作更是如此”。

    慢饮:一杯淡茶,品出师生温度

    “我荣获了‘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是我们学校学生获得志愿者荣誉中的最高奖项;这个奖里有你的一份功劳”,从西部支教归来的小黄满怀感恩地与杜成煜分享获奖的喜悦。

    小黄今天的成长,离不开杜成煜请他到宿舍茶叙的那段时光。杜成煜爱好喝茶,也经常邀请同学到宿舍一起“茶叙”,聊家常,话成长,解疑虑,结心结。小黄,便是其中之一。原本的小黄性格内向而自卑,孤僻又有点高冷,杜成煜便经常约他到宿舍边泡茶边闲谈一些轻松的话题,让小黄放松心情,慢慢打开心扉,并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杜成煜。大四那年,小黄与普通毕业生一样焦躁,在选择直接工作还是去西部支教的选项中游移不定,经过20多次深入地分析利弊得失,小黄最终听了他的建议,坚定地选择了去西部支教。

    像小黄这样通过茶叙走出迷茫走向成长的同学还有许多。8年来,杜成煜为936名学生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记录着他们的青春蜕变历程。

    “杜导茶叙会”是小伙伴们的“解忧杂货铺”,更是“创想工作室”。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杜成煜的宿舍“茶叙”成了他和同学们“头脑风暴”的地方,他们一起沉浸在观点分享、创意碰撞的氛围中,一次次为创新实践擦出灵感火花,策划行动方案。在“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决赛前半个月,他和5位参赛选手、13个不眠之夜、93个小时、67次演讲PPT修改、120多次模拟答辩……最终赢得决赛一等奖。赛后团队成员小郑激动地说,杜导不厌其烦地勉励我们不妥协不放弃……正是这种力量支撑我们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坚持到胜利的最后。

    在他的推动下,软件学院策划成立“创意、创新、创业、创客”孵化基地,教育学院倡导“铸剑、磨剑、亮剑”师范生素质提升工程,这些做法就是在一次次茶叙中孕育而生。除了“茶叙”,他时常走入学生教室、实验室,指导学生项目,参与模拟练习。近3年,他所带学生100多人次在“挑战杯”、“中国软件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省部级以上高级别赛事中获奖。

    慢饮,成为师生回归平静交流、互换思想的一种方式。

    正如小黄同学说的,一次次茶叙都是心与心的互动,杜导正是以这种方式增进师生的情感温度,在互信互敬互赢中,用生命影响生命。

    慢读:一种习惯,拓展事业宽度

    “一个人的阅读史,也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刚刚参加完读书分享会的教育学院2017级免费师范生小林更新了自己的微博。每周六早上星雨湖畔总有一群学生,坚持分享着自己的读书感悟。杜成煜倡导“一月一书益一生”的“慢读”理念,成立“红色经典阅读俱乐部”,通过读书分享会强化“阅读、思考、表达”,将才华“逼出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先后组织开展年度创作大奖赛、散文行动、读书与评介活动等,1800多人次参加了创作活动,结集出版了《沉默的歌唱》、《时间的剪刀》等文集,学生作品获得省级以上荣誉达50多项。慢读与创作让学生收获荣誉的同时,也升华了学生的人文情怀。

    8年来,他全身心育人,但始终不忘育己的重要性,与学生一起成长成才,这是他的职业追求。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他始终保持“慢读”的常态,不断摄取新鲜的养分。他先后在CN级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0篇,参与各类校级以上课题6项。他还积极参加全国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班、十九大网络学习示范班等学习,并于2017年继续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他通过“慢读”解决本领恐慌,运用专业知识和最新理念推动现实工作。

    他的“慢读”不止于书本,更主动应用于实践中。互联网时代,他主动寻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破口,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微信、微博、易班“三位一体”的新媒体育人矩阵,搭建永不下线的思政课堂。他还积极参与学校“网络新媒体思想作品文创工作”,为学生精心烹饪“有趣有味有料”的“思想营养餐”。他参与辅导员创新团队,研发推出易班轻应用——“青马易战”,让全校15720名学生通过“易班”参与学习,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情。该应用被评为2017年全国“十佳易班特色应用”。

    慢读,成为师生重拾阅读、追求精神提升的一种方式。他说到:喜欢慢读,既能实现自我内涵与修养的提升,又有助于拓展事业宽度,让我们在经营人生、走向未来的追求中更加游刃有余、扎实有为,从而实现“成己达人”。

    三、育人实效

    慢工雕琢思想、慢活激发活力。他所带领的学生集体,都呈现出勤学上进、奋发进取的“快成长”态势。

    8年来,他持续开展以“向学之心、敬畏之心”为主题的学风建设活动,打造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团学品牌,谋划师范生素质提升工程,多措并举,培育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大学生,1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夺得包括“中国软件杯”特等奖、“挑战杯”银奖等130多项省级国家级荣誉。

    8年来,他所带的三届1082名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9%以上,荣获“就业创新奖”。其中有5名学生参加“西部计划”,走向甘肃漳县等西部贫困地区,黄永茂荣获“中国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有11名参加“海外汉语教学志愿者”项目奔赴菲律宾、越南、印尼等国开展汉语教学文化传播;近150名学生考上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继续求学,近20名学生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阿尔斯特大学等境外留学;近130名学生走上公务员岗位;近280名学生进入与IT有关的企事业单位;近250名学生走上教师岗位……

    8年来,他始终以“接力跑”的协作精神,“马拉松”的耐力精神鼓舞学生,积极营造团结奋进、韧劲奋发的良好氛围,极大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就在去年全校军训评比中,他所带年级新生获队列展示、战术、内务整理以及综合评比一等奖;在学校第五十三届田径运动会上,所在学院夺得集体体育道德风尚奖、田径运动会总分第五名、体育节团体总分第四名的佳绩(全校共22个单位参赛)。所带领的暑期社会实践队4次被评为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所带集体先后荣获校级以上荣誉称号达60余次;所在学院团委获评2016年度“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

    三、经验总结

    8年来,作为辅导员老兵的杜成煜始终站在福建师范大学“青春”的第一线。他不忘辅导员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在“屏对屏”“键对键”成为高校师生交流的新常态的时代语境下,他始终认为辅导员是“做人的工作”,在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开展工作的同时,要继承发扬线下“面对面”“心与心”交流的传统好经验好做法。

    他的“三慢”教育模式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孕育的,意在“快时代”下寻求“慢教育”。通过“慢跑”成为学生追梦的“陪跑者”,用真情陪伴,让教育触手可及,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通过“慢饮”成为学生成长的“知心人”,让教育充满温度,用爱连接育人梦和成才梦,共筑青春理想梦;通过“慢读”让师生都像“海绵”一样,不断积蓄水份,互相滋养彼此成长,共同静心沉淀,着力进取,厚积薄发,在新时代的机遇中“快成长”,共迎民族复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