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要闻

青年微观第289期|洪钟贤: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从《觉醒年代》中汲取勇气和力量

发布者:王一舟发布时间:2021-06-09浏览次数:524

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从《觉醒年代》中汲取勇气和力量

文学院辅导员 洪钟贤

 “凡尔赛”是当前年轻人离不开的一个“梗”,大意是通过先抑后扬,自问自答的文案,在“不经意”中炫耀自己的东西或成就。但每每谈到这个词,不少人会联想起100多年前的巴黎和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巴黎和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东方的孔子就如同西方的耶稣,孔子的出生地山东就如同耶路撒冷,是东方的圣地。因此,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撤冷一样!”尽管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二十一条”等的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上列强却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巴黎和会只是中国近代孱弱的一个缩影,回顾中国近代历史,看到曾经一度屹立于世界之巅的东方大国饱受欺凌与战乱,我们无不痛心疾首。一百年前,面对着凡尔赛和约,面对日本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利。青年人站了出来,发起了划时代意义的反帝爱国运动,翻开了中国历史全新的一页,自此,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开始注入了中国人的理想和信念中。再看今日,波诡云谲的世界格局,叙利亚外交官贾法里黯然神伤的影像仍历历在目,历史何其相似。我们应该感谢一百多年前的先辈,一代又一代在不懈奋斗应身而出的青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今年热播剧《觉醒年代》数次刷屏,它深度还原了北大红楼的革命活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逐步诞生的过程: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鲁迅等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在宣扬科学、民主的新文化运动和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中完成“觉醒”,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等青年学子在新文化运动洗礼中脱颖而出,新青年在历史的风口浪尖寻求救国真理的方向,在启蒙与救亡的交织中一步步开辟一条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

“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面对日新月异、日益复杂的环境,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没有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如何能掌握人生前行的方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人熟知的“横渠四句”,阐明了知识分子的使命和担当,但理论结合实际,便不可驰于空想,骛于虚声。毕业之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青年学子该如何实现价值,许多青年学生在校园中感到迷茫困惑。在历史书本中和经典影视作品汲取勇气和力量,也不妨看今日之大学生村官、乡村教师、社区工作者……他们都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这便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山河破碎中的家国情怀

“不能因为这个国家不可爱了,就不爱国了。”从介绍十月革命的革命经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共一大的筹备,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历史将永远铭记这“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还有千千万万的青年用生命诠释了青春。鲁迅《自题小像》中“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诉出今日青年可能无法理解的革命信念。剧中讲述的众多历史事件、每个人物角色让观众们印象深刻,在宏大框架下,艺术性的创作手法、精准设置的视听语言,真实表演还原了山河破碎风飘絮中“觉醒年代”的历史面貌。《觉醒年代》不仅注入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厚重感,也着眼细节和人物刻面,完成了个性化的历史叙述和深刻的历史表达,它将永远激烈青年,振奋人心。

接好历史的接力棒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从《新青年》、文学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一代人的激情与彷徨,奋斗与牺牲。读史明志,鉴往知来,透过波澜壮阔的党史、新中国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隐约可见,这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最伟大的梦想,是数代人为之舍生忘死的事业,也是我们这代人努力奔跑的方向。就如剧中所说,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青年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要接好历史的接力棒,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力同心,砥砺奋进,更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自找苦吃的准备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新时代青年,生逢盛世,更当肩负重任,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之青年,做“进则兼济天下”,心怀“国之大者”之青年,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