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微观

小联微评第140期 | “马克思主义能给予我们什么”演讲: 承青年之志,宏爱国之情

发布者:王一舟发布时间:2019-12-26浏览次数:760

承青年之志,宏爱国之情

公共管理学院朱炜祯

马克思曾经指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近代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人怀着无比热烈的爱国豪情,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颇具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建立了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同时,爱国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价值追求就是要实现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复兴,这和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相呼应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爱国主义实践的必然要求。国家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国家强大是保障个人尊严的前提,个人爱国是保证国家强大的基础。爱国主义是个人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力量源泉,也是国家繁荣得以保证的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如今也正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重温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爱国主义精神正是我能从中感受到最深刻的内容。建国之后,无数仁人志士投入到新中国的发展当中,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篇爱国的动人史诗。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艰苦奋斗铸就爱国之魂

竹子生长虽没有肥沃的土壤,但凭一股坚韧劲和倔强气,经受住了种种磨砺和考验。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正如诗中的竹子一般根基不稳,面临着各个方面的挑战。上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苏联撤走专家,中国经济建设遇到前所未有的考验。然而,我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到,没有被国际和国内的敌对势力所压服,依然挺起腰干。让卫星上天,让原子弹爆炸,让《东方红》的歌声第一次响彻在天宇,让西部沙漠第一次腾起蘑菇云。

50年代中期,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举,面对国际上严峻的核讹诈形势和军备竞赛的发展趋势,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毅然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立足基点。聂荣臻元帅曾经说过:“逼上梁山,靠别人是靠不住的,得靠我们自己。”广大研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他们隐姓埋名,舍弃天伦之乐,成天钻在荒漠、山沟里,他们从无到有,白手起家,从基础理论上攻克了三大难关:原子弹核反应关、中子点火关和引爆关。他们用简陋的手动计算器和计算尺通宵达旦地进行计算,计算草稿用麻袋来装,从地板堆到天花板,堆满了一房间。哪怕是在三年困难时期,物资极度匮乏,他们依旧饿着肚子苦干。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奋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终于,1964年10月16日下午,罗布泊上空终于升起了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六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奏响了凯歌。

中国人研制原子弹,没有任何外界的帮助,仅用5年时间,从无到有,何种困难?那声巨响使中国扬眉吐气不再受外国的威胁,这震撼世界的巨响,凝聚着成千上万名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骄傲。他们所具有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他们用艰辛的付出表达着对祖国的爱,用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凝结成了爱国之魂。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改革创新铺就爱国之路

半亩方塘之所以清澈是因为有不断的活水涌进来,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来说,改革开放便是这源源不断的活水。1978年夏秋之交,安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大批农民背井离乡外出乞讨,凤阳县还成了有名的叫花子县。这年夏收分麦子,凤阳县小岗村每个劳动力才分到3.5公斤。全队18户,只有2户没有要过饭。“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这是邓小平曾经告诫人们的话。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当年12月的一天夜里,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聚在村民严立华家里,他们神态极为严峻地写下了一纸契约。对于冒着身家性命危险带头实行“大包干”的严宏昌来说这些都是逼出来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小小的契约,却预示着农村一场大变革的开始,也成为了中国一场伟大改革的开始。

1978年底,经历了三十六天的中央工作会议的准备之后,划时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拉开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序幕。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从此,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改革开放至今已40年。这40年,是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40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40年。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隆重表彰了100位“改革开放先锋人物”。这个100人的名单,他们中间有科学家、企业家、经济学家、改革带头人以及文化体育名人。其中包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创造的杂交水稻技术体系让中国水稻技术世界领先,解决了中国人温饱问题;包括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陈景润,他在1973年发表的“1+2”详细证明,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屠呦呦,她研究发现的青蒿素,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

每一项重大科技进步,都会深刻改变世界。可以说,这份名单,如同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印刻着中国和中国人风尘仆仆一路走来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勇于打响改革第一枪的小刚村村民以及那100位“改革先锋人物”,还有在这些年中所有勇于改革,锐意创新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爱,在中国发展的转折点上实现了个人价值,用自己的行动铺就了一条爱国之路。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牢记使命勇承爱国之责

每个时代都在不断翻新进步,而我们这一代注定是进取的一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纪念活动中说道,“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讲话》,中国共产党网]

毛主席曾经说过,“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当今时代赋予我们爱国的含义就是勤劳勇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紧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为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二十一世纪,信息交流日益广泛,知识更新大大加快。形势逼人自强、催人奋进。我们要跟上时代步伐,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功底。我们要善于创造,在学习中要善于创新,善于实践,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改造自我、提高自我中去,不断成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起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阶段,为青年人的出彩人生搭建了广阔舞台,也开辟了发展新天地。我们要做新时代突击队,要做新时代宣传员,要做新时代弄潮儿,要做新时代伟大事业接班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敢想敢做勇立潮头,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如此才不负新时代新青年之大好时光!让我们一起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承担起这份爱国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