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微观

小联微评第142期 | “马克思主义能给予我们什么”演讲:树人七十年

发布者:王一舟发布时间:2019-12-30浏览次数:537

树人七十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书航

朋友,你知道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吗?

钱学森先生曾经感慨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未有一人的学术成就能够与民国时期的大师相提并论,并进一步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无独有偶,今年5月,在华为遭遇美方“断供”危机的时候,创始人任正非接受采访时突出强调了人才在应对挑战中的重要地位。

无论是钱学森之问还是任正非访谈,都启发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在一个国家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教育不仅关乎祖国的未来,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同时还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在发展教育的路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汲取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共同破解难题,进一步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念作为诸多改革的向导。

一、回望峥嵘岁月,汲取宝贵经验

(一)马克思的教育观指引新中国教育的发展

马克思对于教育问题一直有着密切的关注,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对于教育的观点。一方面,马克思从他对于人的本质的思考出发,认为教育应当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是自由自觉的存在” ,人的本质在于超越动物属性的精神自由和超越社会性的个体自主创造。这就是说,教育不是填鸭式的强制灌输,而是在尊重人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激发人的无限潜能的过程。

另一方面,马克思强调指出教育需要公平,认为人人都应当享有受教育的权力。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在刚刚建立的新社会要“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实质上就是在讲平等的受教育权,这种观点克服了资产阶级错误的观点:上层社会的精英理所应当接受良好教育,而劳动者是因为要服务于生产才应当接受一定程度上的教育。

马克思的这些思想在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建设中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和深入的发展。

(二)立足人民根本利益促进教育公平

新中国教育事业的起步着重突出了教育的大众性,即教育事业要始终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提出:“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在这样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最初的教育事业建设。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国的文盲率很高,这是旧社会教育不公平导致的,对于大部分底层人民,受教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新中国成立后,不论孩子的出身如何,都可以享有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力,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一同学习,共同成长。不仅受教育权得到了改变,劳动者参与教育事业的限制也被破除。教师队伍面貌焕然一新,从“私塾先生”变成了“人民教师”,一大批有能力有知识的人进入了教师行业,无私耕耘。

(三)“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站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立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体制的改革也逐步上升到影响战略发展的重要地位。邓小平曾说:“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这一时期,我国教育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突出强调“以人为本”。

马克思曾预言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而人将是自由全面发展的,基于此理论,素质教育理念应运而生,教育更加关注一个人在思想道德、能力水平和身心健康的全方位发展。受教育者有着自身丰富的精神世界与探索世界未知的能力,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培养主体意识,挖掘学生潜力,做到由“教师为主导”到“学生为主体”的转换。

二、面临现实考验,应对时代挑战

在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人投身教育事业,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建设添砖加瓦,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建设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然而,我们也应当冷静地看到:一些不良的教育风气在影响着中国教育领域乃至国家的发展。

(一)教育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

部分家长和学生将 “成绩”、“名校”当作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希望借助名校优质的平台来获得未来更好的职业发展与社会地位,一部分学生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有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倾向,甚至有极少部分青年缺失理想信念,丧失精神力量,出现了洁洁良事件等让人痛心的现象,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风起云涌,他们没有走向正确的道路,迷失了自我。

(二)应试教育思维造成“高分低能”现象

在倡导人的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仍然存在一些学校、家长包括学生自己都只用分数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这样的应试教育思维导致学生尽管在学业成绩方面表现优异,却在实际生活中表现较差,人际交往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都存在问题。一些以高分进入名校的学生,却因为缺乏最基本的生活常识而在找工作时屡屡碰壁,甚至一部分人在家中“啃老”,还有一部分人不具备创新能力,拘泥于僵化的应试思维,难以适应接下来的学习。

(三)教育者从事基础教育的动力有待增强

任正非曾经这样生动地表达自己对于基础教育的看法:“基础教育不是砸多少钱就能解决问题,而是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而我们面临的现状是教师的待遇与收入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最优秀的人才选择进入基础教育行业的情况并不乐观。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许多老师毕业于非师范专业,未曾经过系统完整的师范类专业训练,没有完备的学科素养和扎实的师范生技能。

三、坚定发展方向,破解发展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一)补足理想信念之“钙”,培育爱国情怀之“魂”

理想信念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工作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如果一个人仅仅为了追求物质利益的满足,成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不可不说这是当代受教育者的“异化”,人们接受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为了获得“生活技能”。我们应当树立的理想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同时更不能忘记将爱国主义厚植于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途中,青年只有将“小我”融入“大我”,怀揣梦想,才能通向光明的未来。

(二)强化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应有的基本素养时,在原有的 “德智体美”基础上增加了“劳”这一要求,旨在突出强调培育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劳”不仅仅意味着一般意义上的体力劳动,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学生崇尚劳动的价值观和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另外,改革教育评价体系,让教育回归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对于破除“唯分数”论的教育观念也至关重要。

(三)扎实基础教育,增强发展底气

任正非先生提出“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社会科技正在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创新已然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精神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速成,而是长年累月的积淀,基础教育至关重要。

那么,中国基础教育的底气从哪里来?教师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重视教师,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是改变现实状况的有效途径。同样,教育者自身也应当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学识、现代的理念以及面向未来的精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育者的优秀将极大激励后辈们奋勇超越的动力,以崭新的面貌创新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教育对于国家发展,民族未来的重要性。教育关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涉及到社会主义事业未来接班人的关键,能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无上光荣的。作为师范生的我不由得心潮澎湃,怀揣着对于未来的憧憬,相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教育这片沃土,我们这一代一定会握好时代的接力棒,奋力耕耘,延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