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要闻

小联微评第19期 | 陈苏珍:请相信这些事你能行

发布者:陈今园发布时间:2018-04-11浏览次数:410

请相信这些事你能行


陈苏珍


2018届毕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我带的四百多个毕业班同学,大多都还在实习岗位上体验从校园到职场的角色转换。今天我想讲讲“办理证明”的几个小故事。

故事一:女生小L来电非常着急地说,要办理某业务,人在外省,又怕麻烦同学,想请我帮她办理好,再用快递寄送给她。我委婉地告诉她,因还有其它的工作要处理,恐怕不能亲自为她办理。然后推荐了一位在校的同学帮忙,请她和该同学沟通。

故事二:男生Y来开具个人情况证明,我想了解正在找工作的他对自己情况的把握,请他先写一份个人简介。Y说道:“不是辅导员帮我们写吗?”Y不是我第一次遇到的耿直理工男,如果真的只是写证明,辅导员的工作可就简单多了。难的却是让每个人学会对自己的情况有所把握。尤其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同学,面对很多的简历投递、企业面试、自我介绍等,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故事三:中午一点半,女生小M爸爸的来电,说在学校想见我。这位不善表达的父亲在电话中说不清来意,于是我约他办公室面谈。原来是想帮在外省实习的小M办理在读证明,女儿只说“你帮我找陈导”。证明尚未办理,这位父亲却着急地问:“我可以走了吗?”他一早就从连江(福州周边的一个县城)坐了三个多小时的车辗转来到大学城,因为女儿的一句“你帮我找陈导”。看着这位茫然无措的父亲,他又问了一句“我可以走了吗?”他怕赶不上下午回家的班车。我估计这样朴实的父亲平时是比较少出门的,也不可能叫计程车。于是我打通了女生小M的电话,了解情况之后,先让她父亲安心回家。

如果说前两件事情都可以淡然处之,那么,那一刻,看着这位父亲疲惫又茫然的脸,我真的有点生气了。我们的孩子如何劳动自己年纪已大又甚少出门办事的父亲这样辛苦奔波一天,她本可以有很多其它的方法。然后,我开始反思:成长的道路中我们是不是包办太多?在家里,怕孩子从小吃不饱,我们喂饭,怕孩子穿不暖,我们加衣,怕孩子不学习,做了课桌上的“直升机”父母。长大后,在学校,包办还要延续吗?有人怕你不去上课,每天督促查课,都不如自觉知晓学习的重要性来得彻底;有人怕你不做卫生,进宿舍动手帮你打扫,都不如学会照顾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人生的旅途中,没有谁能够为你包办到底,“你可以”才是王道。

人们常常因为不自信产生了依赖,更因为习惯依赖而无法自信。第一个故事女生小L怕麻烦同学而不敢开口寻求同伴的帮助,是人际交往的不自信;第二个故事男生Y对工科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不自信。至于第三个故事女生小M,我沉思了许久,或许只因为在这个世上能够无条件满足你的要求的就只有父母了吧。曾经的我为学生办理各种证明、复印资料、提交材料......这样的事情都是从头到尾陪同。后来,我在想这真的是一位好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吗?还是渐渐让我们的学生养成娇惯、依赖、被动的性格。告诉我们的孩子社会上不似家庭中对你的宠爱,告诉我们学生社会上的程序也不似学校里这般对你眷顾。尽量减少家庭与社会、学校与社会的区别和落差,对个人融入社会一定是极有益处的。常常听到已毕业的学生感慨说:“学校没有教给你的,社会一定会教给你。”然而,面对这样的被动,不如在你尚有保护伞的时候学会自立,这必定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世界上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我常常对儿子说:“妈妈对你最好的爱就是,当妈妈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你一样能做得好。”于我来说能做到的不过就是用对待自己孩子的心对待学生,同时也用对待学生的心对待自己的孩子,生活和工作中,都在锻炼着这种平衡。我相信辅导员的工作注定和个人的生活是无法界限分明的,因为这不仅是一份工作,还是真诚的情感投入和真实的成长陪伴。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然授之以鱼,不如你能独立捕鱼。相比包办到底,更有意义的事是:请相信这些事你能行,这就是成长。一次参加职业指导师的培训课上,老师说:“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每当遇到问题,寻求帮助之前,我都在想我已经尽力思考了吗?而生活中这样的思考和锻炼机会我不能剥夺,必须交还给你——我的孩子我的学生。

  

(数学与信息学院辅导员  陈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