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微观

小联微评第241期 | 李珍:今天,你“凡尔赛文学”了吗?

发布者:李琼发布时间:2020-12-26浏览次数:548

今天,你“凡尔赛文学”了吗?

化学与材料学院辅导员李珍

网络媒体的发达,总能引领全民的狂欢。从“打工人,打工魂,打工就是人上人”的打工梗,到豆瓣“凡事皆可糊弄”的糊弄学横空出世,一些在互联网上红起来的热词迅速席卷全国,霸占我们的朋友圈。最近,一个网络新梗迅速出圈,“凡尔赛文学”成了全国网友的“快乐源泉”。

“凡尔赛文学”简称“凡学”,是指通过先抑后扬、自问自答或第三人称视角,不经意间露出“贵族生活的线索”的一种表达方式。“凡尔赛”的主要阵地在社交网络,最大的特点在于不经意间地露富、拐弯抹角地炫耀、润物细无声地展示一种高端品质生活,“用最低调的话,炫最高调的耀”。

黄梅戏中的经典台词“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诗仙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如今被广大网民们称为“凡尔赛文学”的典例。“北大还行撒贝宁,不知妻美刘强东,写词一般方文山……这些玩笑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低调中带着高雅、忧伤中带着自夸。

其实,对于“凡尔赛文学”的爆火,背后折射出的是青年群体对于现实生活凡学的矛盾态度——“既是一种向往的生活状态,也是一种被嘲笑的状态”。善用“凡学”的人无非两种心态,一种是真炫耀,云淡风轻的展示高人一等;一种是真调侃,幽默风趣的表达生活一乐。我们不能一味地肯定或否定“凡学”的价值,更应该从不同角度来看网络热词的意义。

炫耀式的“凡学”,是对青年价值观的冲击

“凡学”中有一类,是真心炫耀。此类“凡学”所表述的内容或许是真实的也或许是虚假的,但不论如何,创作者自我炫耀的心态是真的,说白了就是“拐着弯炫富”,让人感受到一种按捺不住的炫耀感。

这其中,网友“蒙淇淇77”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微博的文字极具争议性,用假装高贵的精神炫富以及扭曲的价值观来吸引眼球,与当代的价值观格格不入。文字中晒出的是对奢华生活的迷醉,搭建出来的是一个用各种消费符号堆砌出来的海市蜃楼。又如同郭敬明的小说《小时代》,“浦东的空气,无论什么时候闻起来,都不像是住人的地方”,这不过是在虚拟世界中创造出自我满足的白日梦。这些炫富、一心向钱看的价值取向,传达出的价值观,俨然是将奢靡生活作为标配,将金钱至上娱乐至死的生活方式奉为圭臬,都应该引起社会的警觉。

在我们的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应该少一点精致的“假贵族”“人上人”,免给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带来误导,从而回归生活的本真和深刻。

炫耀式的凡学,是自卑虚荣心态的显露

每个人通常都会对自身价值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时常需要在他人的肯定中来获取自我认同。但赤裸裸的炫耀总是太露骨,容易引起他人反感,而“凡学”正承载了这种虚荣心及表达欲的需求。虚荣心和面子往往是自卑之人最在乎的两样东西,用自以为聪明的办法来凸显自己的优越与与众不同,从而满足自己内心的空虚,从而让自己获得所谓的面子。有些年轻人当下根本不具备相应条件,却依然耗尽所有,营造一种所谓的“贵族感”,就像前段时间上热搜的“拼装名媛”和“精致穷”。本质上,“拼装名媛”和“精致穷”都是在虚荣的外衣下,怀着渴望被注意、被羡慕的心理,捏造着自己的人设和人生轨迹。

正如叔本华所说:别人的看法是我们那容易受伤的自尊心——因为它有着病态般的敏感——和所有虚荣、自负、炫耀、排场的基础。这个时候的炫耀,只不过是更加暴露了一个人内心的虚荣和不足的底气,以及一种无聊的生活状态。

调侃式的凡学,是快节奏生活下的解压手段

光明日报指出:“凡学的另一类,则是借机调侃。此类‘凡学’只是借用这种网络流行句式,完成某种话语修辞,并非为了炫耀,而只是为了营造场景、增强思想或情绪的表达效果,这不妨称为形式化了的‘凡尔赛文学’或者作为文体的‘凡尔赛文学’。二者的区别类似于真实的街头叫卖与舞台上的《卖布头》,后者更具欣赏性。”

如果只是把“凡尔赛文学”作为修辞术,进行玩“梗”的文字游戏,调侃自嘲,放松心情,只要不对他人造成攻击和伤害,偶而为之,倒也无可厚非。生活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中,青年人用“打工人”“社畜”来自我调侃,用“凡学”来自我解压,也不过是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这类“凡学”像无害的“自黑”或“吐槽”,起到了情绪解乏和缓解焦虑的作用。大家热爱模仿“凡学”,也是在用幽默戏谑的方式来表达对这种“尴尬”的态度。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凡尔赛文学”值得鼓励。“凡尔赛文学”的过度传播,可能催生、助长玩世不恭的心态,损害对待生活、对待自我的正确态度。

总之,“玩梗需适度”。不需过度肯定更不需全面否定凡学的存在。一方面,凡学的确存在着扭曲价值观、展现虚荣自卑心态的负面影响;但另一方面,它也给每日奔波的普通人寻求到一份自我认同来满足内心的精神需求。

已有4万人加入的豆瓣“凡尔赛学研习小组”介绍中这样写道:“如果能让凡po们意识到自己价值取向中的问题,把注意力转移到美好生活的实质上,而不是刻意营造一种虚伪的、代理的自我感觉良好以及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社交散发上,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