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要闻

青年微观第596期 | 廖伊诺:哪吒2:当代青年精神内核的重塑之旅

发布者:王一舟发布时间:2025-02-12浏览次数:10

哪吒2:当代青年精神内核的重塑之旅 

教师教育学院辅导员廖伊诺

年春节,《哪吒之魔童闹海》似一道划破夜空的夺目闪电,以摧枯拉朽之势强势改写中国神话格局。从“是魔是仙我说了算”的壮志豪言,到“小爷是魔那又如何”的不羁宣告,每一句台词都如同一把利剑,直击观众内心。哪吒这个无畏反叛的少年,带着全新的生命力回归,不仅点燃了观众心中的热血,更让全世界看到东方神话故事的全新可能。这部脱胎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动画电影,究竟凭借何种力量,在众多影片中脱颖而出,成为现象级爆款?除了无可挑剔的精良制作、震撼人心的视听体验,其内核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力量,才是深深触动当代观众内心的关键所在。对于即将步入社会,在人生十字路口面临诸多挑战与选择的当代青年而言,且看《哪吒2》如何重塑当代青年精神DNA!

聚力:打破出身定局,冲破“命定”牢笼

影片中哪吒虽明知肉身最终会魂飞魄散,却依旧毅然决然地奔赴劫难,毫无惧色;申公豹决然挣脱反派的刻板标签,不惜以血肉之躯,直面仙界的顽固偏见,奋勇抗争。而章鱼将军的形象,更是令人动容:那身锈迹斑斑的铠甲,默默诉说着往昔的荣耀辉煌;那破旧不堪的披风,却似猎猎作响的战旗,尽显无畏与坚韧。这群被命运无情放逐的“落魄将军”,凭借着残破的身躯,筑起了最后的坚固防线,深刻诠释了“向死而生”的东方哲学内涵。放眼现实生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许多寒门学子,出身平凡,没有优渥的家庭条件,甚至在求学路上面临经济困难、教育资源匮乏等诸多难题。但他们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遨游。就像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们,在张桂梅校长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曾言:“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正如炼狱岩浆之中,哪吒振聋发聩的怒吼:“小爷是魔,那又如何?”这般对宿命论的有力颠覆,恰恰成为当代青年突破困境、奋勇前行的生动精神写照。

破局:撕毁成见标签,绽放本真自我

《哪吒2》以“魔仙之辩”有力地冲击着世俗偏见。申公豹的经历堪称悲剧的典型代表,他常年刻苦修炼,却只因妖族身份,始终处于末位,最终在绝望中猛然觉醒。这些标签就像无形的枷锁,将我们困于那狭窄的牢笼。当哪吒朝着敖丙愤怒高呼:“是魔是仙,唯有你自己能够决定!”这无疑是对标签化思维的有力颠覆,只有破除执念,才能看清事物的本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可能性。当代青年也应勇敢撕掉外界强加的标签,去探索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发挥自身优势。就像在人工智能领域,不能简单地用传统的学科标签去定义那些创新者。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正是源于科研人员打破常规思维,不被已有标签束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打破标签化思维,正是一种创新的体现,它让我们突破常规认知,以全新视角看待世界。

《哪吒2》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打破命运枷锁的热血故事,它所传递出的力量,早已超越了大银幕的范畴。哪吒在烈焰中重生,不仅重塑了肉身,更如同一束强光,穿透现实与虚构的界限,重塑了我们当代青年精神DNA。它让我们坚信,出身只是起点,标签无法定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愿每一位当代青年都能如哪吒一般,以无畏的勇气跨越重重艰难险阻,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去面对每一次挫折与失败,将奋斗的汗水挥洒在逐梦的征途上,用智慧和力量去开拓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向着光明的未来,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