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学习不躺平
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
2021级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 郑欣妤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鼓励青年一代通过敢想敢做的勇气,脚踏实地的学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为实现梦想披荆斩棘。
但在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防疫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对线下各类活动的开展造成一定制约,生活与学习重新被迫降速、“信息茧房”的困境也逐渐显现,但求知之心,又怎能被暂时的隔离封控所阻挡。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此轮福州疫情的突发也给我们一个思考的契机:如何通过阅读与学习为自己充电赋能,为扛起青年一代奋斗旗帜做好准备。
耐心:学习是厚积薄发的过程
疫情期间,暂时的封闭式管理既支持了防疫工作,也给自我思考留出了宝贵时间,而求知正是需要以时间来磨练耐心、以耐心来化解信息壁垒的漫漫征途。前段时间,某教育品牌的电商直播凭借着青年主播的“授课型带货”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在卖桃子时,他抛弃了传统娱乐化的带货“喊麦”,而是将汁水清冽的美好比作了穿过峡谷的风和仲夏夜的梦。像这样文采斐然的内容生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技能,而是依赖于自身多年的学习奋斗、厚积薄发。青年能够在求学时期开展广泛全面的阅读,很大程度上少不了耐心的支撑。疫情所能改变的仅是学习方式,不能动摇的是我们在学海中求得真知的坚持。唯有在持之以恒的学习中培养感知力和共情力、构建起精神栖息地,才能让自己的未来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在学习中沉淀。
细心:学习是根植生活的探索
“既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要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习近平总书记曾呼吁青年一代既要勤学书本内容、又要注重汲取人生经验和不断更新的社会知识,这也为新时代的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努力方向。我们身处一个前所未有的、容易获得知识的时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改变着知识迭代的速度。在信息快速变化的时代中,面对海量的学习资源,需保持对信息更新的灵敏感知,突破“信息茧房”的困境。一方面需摆脱传统的学习方法、接纳科技赋能,以学习为半径规划出更大的视野之圆;另一方面要牢记“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将知识从纸张中解放,化为生动的实操经验。既要在“万卷书”中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相匹配的素质和能力,跳出固有思维的束缚;也要知行合一,不忘“万里之行足下始”的躬身实践。
恒心:学习是终身受益的习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对于在校的青年学子来说,惜时如金、心无旁骛地求知问学是修身齐家的必经之路;而对于已经离开校园的毕业生来说,学生时代的落幕不代表学习的终止。党的百年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治党治国实践智慧,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事业的集体记忆。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一代代青年始终积极投身到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新时代的青年更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反思,把个人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学为舟,奋斗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