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持续推进学风建设,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创建卓越学习风气,切实将立德树人使命转化为育人实效,现决定开展2025年卓越学风创建专项活动,具体实施方案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
(一)强化组织机制,夯实学风管理基础
1.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等部门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定期研究、会商学风建设情况,开展“查课堂、下自习、访宿舍”督学等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2.建立学业危机精准支持体系。通过实时监测学风动态并实施精准干预措施,学生工作部(处)协同教务处、研究生院等部门整合课堂三率、学习绩点、竞赛获奖、图书借阅等数据指标,建立学风动态监测数据库,并定向推送至对应学院。各学院建立分级预警机制,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开展多部门协同帮扶并每月跟踪进展成效,确保实现学业困难学生100%精准帮扶全覆盖。
3.坚守“第一课堂”主阵地。构建“学校-学院-年级-班级”四级联动的协同育人体系。学院推进“教风学风双线督导”,建立“巡查-反馈-整改”闭环管理;年级推行严格的考勤制度;班级严格执行课堂纪律“三率”(出勤率、抬头率、前排就坐率)。
(二)深化师生协同,构建多元帮扶体系
4.开展“3+1”导师辅导计划。组建校内学业导师、朋辈领航团队、校外实践导师协同体系,分层开展“研本1小时”微帮扶、职业能力培训及“前沿学术讲堂”,同步上线“名师慕课资源库”辐射全校。
5.开展“优师引领”计划。组织优秀教师、退休教授深入课堂、教室及自习室,通过“优师面对面话成长”“学科精神传承讲座”“教师智囊团进自习室”等活动,强化价值引领与学业指导。
(三)拓展实践平台,激发第二课堂活力
6.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各学院要培育专业型、学习型社团,以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等为抓手,开展学术交流、技能培训活动,开设符合社会需求、着眼具体、实践性强的微专业课程。
7.持续深入开展“研究生科技节”。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学科与专业论坛、学术会议、专家讲座、学术诚信教育、学科专业技能竞赛等系列活动,打造“本硕博学术共同体”。各学院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科研活动。
8.开展经典著作阅读系列活动。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营造浓厚书香氛围。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人文数智空间举办经典著作阅读分享会,开展读书节经典阅读、知识竞答和主题征文等活动,进行理论学习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评选。利用星雨剧场影视思政基地开展主题观影交流,推动有声朗读计划,设立朗读亭、朗读自习室等。
9.开展“听大学生说”网络思政系列活动。聚焦朋辈教育力量,邀请优秀学生拍摄短视频,分享学术科研、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成长规划等方面的个人经验、心得体会,以“小切口”叙事激发学生共鸣,营造见贤思齐的学风氛围。
(四)优化服务保障,精准助力学生成长
10.开展“石榴花开 同心筑梦”学业帮扶活动。完善少数民族学生“一人一档” ,通过整合多方力量,落实完善“一对一”结对帮扶、课程专项辅导、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奖励等举措,促进民族团结与学业进步协同发展。
11.开展“解忧直通车”服务。依托“一站式”社区设立实体站点,开通“解忧直通车”,集成“学业咨询+心理疏导+资源速递”功能,实现“一窗通办”, 解决学生学习焦虑、动力不足等问题。
12.开展“寒冬送暖”系列关爱计划。开展孤儿学生走访慰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研专项帮扶,以及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求职补助等系列关爱计划。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无忧、成长无忧。
13.实施“就业创业助航”计划。选拔有经验的优秀大学生入驻“国聘行动”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分层精准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观念引导。开设“创新思维+商业模式”双轨课程,推行“理论课+沙盘演练+项目路演”三维促创业模式,组建“就业互助帮帮团”,为不同学生群体提供针对性的就业帮扶。
14.开展“抓学风 促成长”工作。根据工作清单要求,各学院要持续开展考研升学服务工作,结合学科特点,对近几年各类考研数据进行分析,协同校内外师生力量,为学生针对性地提供考研信息、学习空间、帮扶团队等服务,构建从备考到录取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五)树立榜样标杆,营造卓越学风氛围
15.开展卓越学风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评选“卓越学风创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等优秀学风案例,与其他先进集体、奖学金获得者、先进个人一并制作先进事迹展播,制作校报专刊,同时在学生工作部(处)微信公众号开设互动专栏。
16.开展朋辈学业帮扶工程。持续开展“学霸直播间”、“福star优秀学子学习经验分享”活动。组织“朋辈宣讲团”走进周末晚点名课堂,开展“我的科研学业通关密码”主题巡讲,汇编《学霸成长攻略》。研发上线“AI小联”,拓展“AI学业微辅导”功能。
17.开展典礼育人和警示教育工作。开展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奖学金的评选,充分发挥“两典礼一表彰”的育人作用。对学术不端、违纪作弊等不良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做好案例警示教育。
18.开展“一院一品”创优计划。各学院打造“一院一品”特色项目,形成学风文化矩阵。学生工作部(处)收集各学院学风建设品牌活动,汇编《卓越学风建设创新案例集》,通过新媒体矩阵全域推广。
二、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
各学院要深刻认识到学风建设是人才培养和教育管理的重要抓手,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每学期至少研究一次学风建设工作,成立专项工作组,每月专题研究推进情况。结合学院学科特色和学生实际需求制定学院细则,细化任务分工,确保责任到人,统筹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骨干等力量,形成全员参与、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学院实施方案请于4月11日前报送学生工作部(处)学生管理科(电子版发送至邮箱:fjnuxiaolian@163.com)。
(二)注重过程管理,抓实育人举措
各学院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课堂纪律、考风考纪、学困帮扶等关键环节。要创新活动形式,结合学科竞赛、读书打卡、“学霸”经验分享等活动激发学习动力,强化辅导员与专业教师联动,定期分析学业数据并动态调整帮扶措施。注重家校协同,通过学业反馈等方式凝聚育人合力。
(三)深化总结宣传,夯实工作机制
各学院要及时总结典型案例和有效经验,通过专题报告、新媒体平台等渠道宣传学风建设成果,并及时将相关报道图文报送学生工作部(处)学生管理科(邮箱:fjnuxiaolian@163.com)。同时要扩大示范效应,进一步巩固建设成果,持续推广经验做法,不断夯实工作机制,长效推进学风建设,以卓越学风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学院2025年卓越学风创建专项工作总结请于12月19日前报送学生工作部(处)学生管理科(电子版发送至邮箱:fjnuxiaolian@163.com)。
学生工作处 教务处 研究生院
2025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