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要闻

小联微评第17期 | 林文松:“功成不必在我”有感

发布者:赖书慧发布时间:2018-03-31浏览次数:428

“功成不必在我”有感


林文松


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同志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际上不仅在这次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点阐释,在过去几年,习近平总书记也一直在强调。无论是一个执政党,或是一个官员,抑或是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都应当有这种“功成不必在我”的责任感,这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唯有舍“小我”为“大我”,方能做到“功成不必在我”。

 

对共产党而言,“功成不必在我”是为政之道。

早在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第一次系统而又全面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论证了资本主义必亡和共产主义必胜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的第170周年,马恩用共产主义学说为世人描绘了一幅世界大同的蓝图,这是一个世界梦,一个需要世世代代的人为之接力奋斗才能完成的梦。回首中国共产党90余年的奋斗历程,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一步步走向国泰民安繁荣富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正是无数共产党人胸怀“功成不必在我”的为政之道,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执着才实现的。我们要实现伟大梦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体共产党人都有一张蓝图抓到底的钉钉子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

 

对官员而言,“功成不必在我”是为官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作为一个肩负人民重托的官员,应该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因为“功成不必在我”,就不管事、不干事,而是应该有担当、敢作为,不求个人功与名,既要干一些看得到的显绩,又要干一些利长远的潜绩。摒弃为官不实、急功近利、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等虚假政绩现象,遵循自然的、发展的、历史的客观规律,多做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几代人、几十代人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一锤接着一锤钉的共同努力,身为官员应始终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为官之道,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为人民谋福祉,至于功名,历史自有评说。

 

对老师而言,“功成不必在我”是为师之道。

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做客《部长之声》时指出:“教育质量是尊敬出来的,不是谁抓出来的。”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我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教育是引领未来的工作,引领未来的行业。未来是可以期望的,但却是不确定的。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广大的老师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为师之道,树立良好师德师风,牢记教育事业使命。教育质量好的前提是自身要有好“质量”,教育更是一项需要久久用力、绵绵为功的伟大事业,广大老师应当自尊自爱,更要自强,努力提升自身水平,自己先尊敬教育这份神圣的职业。或许,你不知道或是看不到学生将来能取得何种成就,但作为老师,你能做的就是为学生做好铺垫、打好基础、树立理想、引正方向,“未来的”学生定当铭记这位良师益友。

辩证理解“功成不必在我”,深刻领悟“功成不必在我”,自觉践行“功成不必在我”,愿我们的人生不虚此行。

 

(化学与材料学院辅导员 林文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