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要闻

学习二十大 | 青年微观第522期 高丽芳:你应该是自己的那座“浪浪山”

发布者:王岳俊发布时间:2023-07-23浏览次数:33

 你应该是自己的那座“浪浪山”

体育科学学院辅导员高丽芳

校园里绿荫渐浓、骊歌渐起,又到了一年毕业季,2022年11月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这意味着就业已经是毕业生不得不面对的一座大山。

职场何处不是“浪浪山”

“浪浪山”源自于一部国漫动画短片——《中国奇谭》之《小妖怪的夏天》,即一只生活在“浪浪山”底层的小猪妖的奋斗故事。这只小猪妖每天在“浪浪山”重复着辛苦的工作,却总是被他的上司责骂,小猪妖从说书人口中了解到浪浪山外的精彩世界,于是有了那句“我想离开‘浪浪山’了”。面对就业,简单的一句“我想离开‘浪浪山’”,也成为大多数不满于现状的毕业生想摆脱困境,去更广阔的世界闯荡的宣言。

浪浪山能够出圈,也是因为很多人在小猪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它所描述的状态其实正是奋斗者的困境:不愿意在“躺平”中甘于平庸,也不想在“内卷”中重复别人的故事。可是,现实比故事更残酷,当一声“我想离开‘浪浪山’”穿诱现实,却惊人地发现招聘列车上还拥挤着“史上最难应届生”和“青年失业者”。无从上山,何谈离开?在职场这座大山里,很多毕业生连上山都很困难,更何况是要自己笃定离开。

人生几时不跋“浪浪山”

当前,大部分毕业生就业理念偏执,不愿当“蓝领”,向往朝九晚五的“白领”,可不知他们是否想到,“白领”也有“白领”的“浪浪山”。“浪浪山”其实是人生的一种状态,它更多的是一种向阳而生的梦想追求,年轻人刚步入社会时满腔热血,然而很快就被现实“上了一课”。对满怀理想的青年而言,这是梦想与现实的错位。为追求梦想,有些人走出了“浪浪山”,到了另一座山,但还是漂泊不定,换个地方依然是“浪浪山”,人生到处都是“浪浪山”。

山的那头还是山吗?“浪浪山”就像是小时候的我们,为了达到想要很多玩具或者出去玩的目的,总要哭闹不停,结果愿望无法达成时,我们总会对自己说,长大就好了;随着课业繁重,每天挑灯夜战,成绩依旧没有起色时,暗示自己再努力一点,只要考上大学就好了;到了处在象牙塔和社会大染缸的衔接阶段,“未来”又常烦于心头上,无数个瞬间,都对自己说,工作了就好了;步入社会工作了才发现,打击接踵而至,每当快要自暴自弃时,我们又会安慰自己说再挺一挺就好了。就这样,我们坚持一会儿,再坚持一会儿,不知不觉已经坚持翻过万重“山”。在翻山越岭期间,也许是荆棘丛生,可每翻过一座“山”又无比欢喜。罗翔老师曾说过一句话“请你务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次万次,毫不犹豫地救自己于这世间水火”。

应当“厚植固土”你的“山”

其实,你就是自己的那座山!回眸来时路,你会发现,“人间风雨各处有,何处不是‘浪浪山’”?我们想逃离那座山,不过是想逃离不太满意的自己和当下罢了。离开二字或许意味着逃避,而不是奔向更好的地方。就好比不会游泳的人,换一片海域也是没有用的。真正能够逃离的方法,是你要认清你应该是自己的那座“山”,坐下来想想你想要的明天是什么样子,先在自己的这座“浪浪山”里修炼好本领,铆足势能,才能刺破迷雾。

俗话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而三十六行,行行都有难处、行行都有苦衷,看科研领域出专家、部队营房出标兵、各行各业出模范,但不管是专家、标兵或模范,哪一个不是先心安于“山”,后经受住千锤百炼而成金的。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针对毕业生就业,针对青年成才、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为青年成长、成才指引前进方向、擘画光明前景。年轻往往意味着迷茫,也意味着有更多机会,作为新时代的追梦者,年轻人应当辩证地看待征途上的沟沟坎坎,时间会告诉我们,青年人不会退步,再渺小的角色,也会淬炼成金。在人生的修行中,要敢和生活顶撞,直面困难和挫折,在自己专属的这座山上奋力攀峰出青春“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