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微观

小联微评第189期 | 黄永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疫情下中国青年该有的“共同体”意识

发布者:陈今园发布时间:2020-06-09浏览次数:622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疫情下中国青年该有的“共同体”意识

文学院辅导员 黄永茂

新型冠状病毒全球大流行,严重影响全球生活生产方式,也加速推动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网络“共同体”意识的觉醒。

一、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是发挥我国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 这是中国的理念与主张,也是中国的作为与担当,更是我们中国青年的时代意识和行动自觉。一是要有互联的思维。截至42822时,全球确诊人数已经超过300万人,死亡人数超过21万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现代科技的催化下,人类流动速度加快,互联互通成了国际“新时尚”。在疫情的威胁下,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是堡垒,没有哪个地区是孤岛。二是要有互助的行动。据报道,我国得到了79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的政治支持和物资援助。目前,我国政府也已向12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包括普通医用口罩、呼吸机等物资援助。中华民族知恩图报的优良传统,让我们看到了大爱没有界限。三是要有互鉴的心态。全球战“疫”,中国向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但是,我们也听到多种不和谐的声音,甚至以中国、以武汉代号病毒。大义大道面前,无需辩解,历史自有交代!当下,重中之重在于停止无休止的谩骂攻击怀疑,我们要摒弃狭隘民族主义,厚植人类情怀。

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只有辩证地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才能休戚与共。一是要回归自然本真。疫情蔓延已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病毒无休止的报复,警示我们必须深刻反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恩格斯早就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这次疫情,便是有力的印证。二是要回归自然规律。回归自然规律,就是尊重生态伦理,在人类发展的道路上始终不放弃呵护自然的态度,始终不放弃人对自然的责任与担当。从发现到研究、从畏惧到防御,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战“疫”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我们看到,回归自然规律,是实现“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三是回归自然伦理。2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草案的议案,让自然回归制度伦理。事实证明,在疫情横行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生态文明不可缺席。唯有摒弃人类对自然的无度贪婪与无德私欲,推动社会经济绿色发展,才能解答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时代课题。

三、网络空间责任共同体

疫情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秩序,也加速智能技术革命的到来。一是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教育部推出2.4万门免费开放学习课程,本学期学校95%课程已经在线开放,网上实习如期推进,毕业论文网上答辩,网上招聘如火如荼,网络真切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这就要求我们要自觉地接纳新的学习方式。二是要有与时俱进的形态。疫情防控课程、网络思想政治学习、志愿服务活动三者互相嵌入、深度融合,“网络学习+社会实践”的混合学习模式已深入人心,丰富了我们学习载体、手段和资源,让我们全方位融入国家群防群治防控大局。这种融入式、浸润式、体验式的三轮驱动的学习模式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新形态。三是要有积极健康的生态。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无立言,何以立德?作为网络最活跃、受教育程度最高的群体,我们必然要扛起引领社会、引领潮流的大旗。以我们的学识、态度和担当,让党的防控决策部署生根落地,稳定民心;积极发声,为“逆行者”点赞;努力创作,营造积极防控环境;不做“二传手”,让谣言止于智者,让网络充满正能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