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微观

青年微观557期|张桢远:如何解锁高校毕业生就业新空间?

发布者:王一舟发布时间:2024-06-01浏览次数:27

如何解锁高校毕业生就业新空间?

法学院辅导员张桢远

高校毕业生就业关乎千家万户,也是全国两会上热议的焦点问题。在一些外媒关于中国青年就业的报道中,“躺平”“摆烂”成为高频词,有外媒称“全职子女成为趋势”,甚至称中国有1600万城市青年选择“家里蹲”。不可否认,就业存在压力是中国的现实国情。与此同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的首位,并提出一系列新举措,一大批新岗位、新职业将加快涌现,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职业新选择、就业新期待、发展新空间。

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该如何看待当前面临的就业压力?在压力之下,我们又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求职心态?如何提高就业能力来应对挑战和机遇呢?

正确看待压力,在寻求信心中提升动力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16至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持续走高,由此引发一些担忧。部分外媒抛出了“倒闭潮”“失业潮”论调。青年就业问题是否如一些外媒所言在“持续恶化”?显然,以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青年初次进入市场找工作,有一个工作搜寻与空缺职位的匹配过程。毕业生找工作时求优求稳,用人单位也提高了招聘门槛,这就导致部分青年“就业难”与部分岗位“招聘难”并存的现象更加凸显。这种压力和挑战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也看到,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直面问题,亮出了国家化解青年就业问题的决心,提振了国家推动青年就业工作的信心,也传递出了国家更大力度稳就业、惠民生的积极信号。这些稳就业大盘的积极因素,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就业的带动力,增强了集成政策对就业的牵引力,将为稳定就业大盘特别是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支撑。

积极调整心态,在增强斗志中激发干劲

“躺平”“摆烂”不是对我们青年一代的真实描述,无论考研、考公、还是找工作,大家都很努力,都想早点“上岸”。无论是政府部门的统计,还是一线调研的数据显示,我们绝大部分青年都正在积极寻求就业机会,想办法实现自身价值,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年轻人的观念总体更加开放,求职路径也更为多元。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已有超2.18亿人具有大学学历,每年毕业生规模已超千万人,在如此庞大的就业群体里,出现缓就业、慢就业的情况自然也不难理解,但关键是我们不能以偏概全,而要准确把握青年大学生的就业整体状况,辨明整体现象和局部现象,分清主流态势和支流态势,防止陷入迷惑的境地而随波逐流。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个体,应始终保持清醒的状态和积极的心态,在当下的就业环境中寻找突破口,增强斗志,战胜自我,在每一份职业中探寻发展前景,激发干劲,实现价值。

勇于应对挑战,在把准定位中抢抓机遇

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理想还是现实?如何既有“面包”又有“远方”?当前,很多毕业生踌躇满志地投入到应聘的“浪潮”之中,现实却给出了一记耳光,没有多少实践经验,条件差点的工作相不中,条件好的又够不着,高不成低不就,想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真的挺难。对“就业该选择理想还是现实”的求职困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应届毕业生对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强烈需求与自身就业竞争力不足的矛盾现象。基于此,我们青年大学生要认清现状,勇于应对。

1)转变观念,破除偏见

青年大学生要纠偏在职业认知和职业价值方面的偏颇不当,树立“先生存再发展”的观念,“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要有中长期的职场规划,积极投身就业实践。当前,国家也正倡导毕业生投身“百千万工程”,一展抱负,希望毕业生关注优质基层岗位,发挥自身优势,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同时,政府也已出台系列扶持优惠政策,以更大力度激励高校毕业生投身乡村振兴。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青年大学生应当破除对职业的偏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2)放下枷锁,调整设限

就业形势严峻复杂主要体现在岗位供需不平衡、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应届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等方面。面对“先有份工作”和“找理想工作”之间的选择,理想的工作应该是年轻人长期奋斗的目标,需要在学历、经验、技能、绩效等方面达到高水准,而这些恰恰也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达到的。所以,我们青年大学生可以适当放下枷锁、调整心态,降低预期、调整设限,打碎自己隔绝体制内外的“罩子”,接受“罩子”外的工作。同时也要保持奋进、发挥价值,尽管遇到就业坎,永远不选择躺平,无论最终能不能签到心仪的工作,都不是终点,都得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

3)把握时机,奋斗不止

当前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还是存在的,青年人的“求职难”和部分行业“招工难”并存,稳就业需要持续加力。有些同学也逐渐意识到,如果继续保留应届生身份全职考公考编,很可能得不偿失,遇到待遇不错的公司,选择先工作,有了保底,压力就不会太大了。我们知道,职业生涯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第一份工作很难十全十美,我们可以分阶段实现大目标,达成职业理想,也需要提早谋划,尽早了解职场,通过实习实践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行情”,同时丰富个人履历,帮助自己更好地进行职业定位和就业准备。相比于追求长期的理想目标,应届毕业生更需要在短期里有一份工作,让自己知道想要的和不想要的,深入了解行业所需的核心竞争力及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进而积累人力资本、专业技能、数字化技能、人际沟通能力等,为理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是最基本的民生,关系千家万户冷暖。希望我们每一位毕业生都能在就业浪潮中破解困境,顺利上岸,为生活寻得那片“新空间”,收获那份“踏实感”,注入那丝“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