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微观

青年微观第461期 | 心怀感恩,贴地而行

发布者:王一舟发布时间:2022-10-04浏览次数:299

心怀感恩,贴地而行

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贫困家庭走出一位大学生实在太不容易了”,为此,他用实际行动如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因贫困而深陷泥泞的林冬梅女士,十二年间从未间断,帮助她圆了大学梦。资助之恩,长存不息。同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我能切身体会到党和国家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与殷殷期盼。

感恩求学,立志成才

我来自贵州省的一个小山村,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幸运的是,我受到党和祖国母亲的庇佑,让家庭没有因高昂的学费而难以生计。我仍记得,当我拿到那笔宝贵的费用时,负责资助工作的阿姨对我说,“孩子,虽然国家不能给你更好的生活条件,但我们希望你能志存高远,努力成长为一棵能遮风避雨的参天大树,用知识的雨露回馈家乡,让更多的孩子跟你一样,走出大山。”这句话如烙印般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所以我一直努力奔跑,不愿辜负党和国家的厚望。

入学初期,我和许多的同学一样,在专业选择上有过迷茫,但随着长期的深入,我渐渐喜欢上了自己的专业,并坚定学好它的决心。早晨六点起来读书,放学后泡图书馆成为每天的打卡日常。经过不懈的努力,我获得了一等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并荣获“三好学生”和“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这是国家和学校给予我的肯定,也是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学海无涯,勇攀高峰

要想真正学好专业知识,光靠课本是行不通的,如何用专业视角解读社会难题,做好社会研究工作,是我不断探索的方向。于是我主动跳出校园的舒适圈,跟随老师走访社会的“夹缝地”,开展上百次的实地调研。从疫情防控到城中村治理,从空巢老人到军人优抚安置……我钦佩于社区工作者面对疫情时毫不退缩,日夜坚守的决心,也震撼于城市化冲击下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无助和孤单。看似寻常的调研活动,背后却揭示着保障制度不完善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使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所做的研究并不是纸上谈兵,它的背后承载着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承载着在生存边缘苦苦挣扎的弱势群体的希望。

正是这种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我日复一日地不懈努力。在老师的鼓励下,我积极投身于“挑战杯”“互联网+”等高水平竞赛之中,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除此之外,我还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发表国家级权威期刊论文,累计获得奖项共20余项。不断创新,勇攀高峰,每一次“不完美”的试错,都让我进一步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不断开阔眼界,在探索求知中获取成长的密码。

秉持初心,真诚服务

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锻炼自身综合素质的社会课堂,所以我积极投身于学校的资助工作,秉持初心,感恩服务。在这期间,我见过太多历尽坎坷的同龄人,他们有的因父母离世,茕茕孑立,孤身在世;有的因双亲病重,小小年纪就懂得承担长子责任;有的因家中欠下高利贷而从小跟随父母四处躲债,居无定所······但令我动容的是,他们并没有自怨自艾,埋怨上天的不公,他们的目光坚定而炽热,闪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他们说,是党和国家对身处绝境的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并长期地从物质和精神上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能够摆脱生活的泥泞,拥有追寻梦想的机会。

“资助育人”在家庭宽裕的人眼里,可能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但是对于家庭困难的孩子来说,它却是救命的稻草,是让自己和家人不走向另一条极端道路的“兜底线”和“安全网”。

胸怀热血,贴地而行

“志存高远、德才并重、勤以兼修、勇于开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也是诸多受过党和国家资助之恩的求学学子的人生信条。大国建设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使命,而是需要无数的你我为之奋斗终身。只有将自身的所作所有上升至对国家、社会、民族、甚至整个人类负责,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为祖国添砖加瓦。

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微乎其微,但坚持,能让它成倍增长;一个人的优秀也许姗姗来迟,但努力,会让他绽放独有的光芒。无论出身,无论学识,无论理想,只要勇于在暗夜前行,星光总会照亮前进的方向。未来的道路,我将永远心怀感恩,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双手打拼理想,胸怀热血,贴地而行,用爱与担当,回馈党和祖国深重的恩情。

我之青年,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