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教材
教师教育学院
2019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 陈雪莲
前段时间,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以其“插图丑陋”、“内容不适”、“文化渗透”等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层面的广泛关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而教材,作为教师讲授的重要依据,具有传播知识和启迪思想的重要作用。在公众持续关注教材事件的同时,也向我们抛出了一个关键话题:新时代下,义务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材?
追求真理——彰显智慧的知识性
丹.泊斯特曾言“知识的确是天空中伟大的太阳,它那光芒投下了生命,投下了力量。”知识性,是教材最主要的属性。通过阅读教材,学生不仅能理解教材的内容,从中采摘知识的果实,而且还可以培养追求真理的毅力,向高阶领域探索。
在教材内容编排上,编写应尽可能贴合知识的真实性,从知识的来源、发展、现状等多方面出发进行考证研究,确保知识的可靠。同时,教材应启迪学生智慧,所选知识不仅需要真实,而且也要追求精华,使之最大程度地浓缩主要知识,反映客观真理。除此之外,由于各学科的知识结构不同,所编排的逻辑体系也不尽相等,在具体的结构框架、单元安排以及课时设计上都需要依据学科特点进行考虑。
时代向前发展,教材也要与时俱进。因此,教材的编写也要密切关注最新发展动态,适时调整知识,尽可能地赋予教材新活力。
寻求美感——富有特色的艺术性
寻求美的感受,也是教材编写的一个关键指向,其主要体现在插图设计上。此次人教版事件争议最大的一点即为插图问题。相较其他学科的活泼有趣,数学插图略显古板,人物眼神呆滞,缺乏艺术性。
从心理层面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往往对图像更为敏感,比起文字内容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教材插图设计应充分基于学生的视角。以插图中最主要的“人物插画”为例,插画中的人物映射着现实学生知识探索的成长历程,带有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青春面貌,在插图上也应充分得到体现。同时,人物设计也要符合民族特色,展现出我国学生阳光的精神风貌,特别是对于人文学科来讲,如何突显我国民族风貌,展现艺术价值也显得至关重要。
插画带给学生视觉享受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教材应重视插图设计,提升艺术魅力。
滋润思想——体现文化的精神性
常言,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学生的思想在年幼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滋润思想情感,塑造良好品行,是教材育人性的体现。
思想的熏陶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段漫长的过程,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一个词、一幅图都有可能引起学生内心的波澜。如果我们将教材的内容比作航海的小船,那么背后的思想观念就像支撑小船不断向前的木浆,带领着我们追求前方的目标。正确的行动基于正确的思想,教材没有思想根基就犹如树木失去枝干。因此,在教材中如何渗透有价值的思想观念显得极其重要,特别在当下,如何结合时代发展彰显中国精神,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之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
在教材精神性方面,应结合我国文化背景以及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时也要警惕意识形态的入侵,保护学生的思想观念。
凝聚匠心,传承价值,不仅体现在教材的编写,也反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教材编写固然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但在本次事件引发舆论热议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论是哪一项任务,都需要细心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小到平时学习中的每一项作业,大到学生工作里的每一份职责,都应该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不负青春使命,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为建设新时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