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逝世,为何总兴起“刷屏悼念热”?
章招坤
一、名人逝世引发的悼念热潮
最近一周,多位名人相继逝世,霍金,李敖,纪梵希……在令人感慨“泰山其颓,哲人其萎”之余,朋友圈、空间、微博等社交网络空间也掀起了悼念的热潮。
从此前的杨绛、陈忠实、陈映真、汪国真、杨洁……到最近的饶宗颐、霍金、李敖、纪梵希、洛夫……这些名人逝世后,微信公众号、出版社、自媒体等往往会积极参与,与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合流,上演一场场轰轰烈烈的集体悼念狂欢,有网友将这类刷屏狂潮戏称为“云戴孝”。
二、悼念就是“悼念婊”?
颇有意思的是,在大家满怀深情地悼念之时,有人跳出来泼冷水:“你读过李敖的文章吗?有什么资格悼念他?”、“连《时间简史》都没看过,凭什么缅怀霍金?”、“看得懂黑洞理论吗?非要跟风装逼?”……指责的人甚至给在朋友圈悼念名人之人起了两个绰号:悼念婊,哭丧婊——“每天守着新闻,甭管谁死,只要有名,都第一时间出来哭丧。找一张图,配一句台词,然后悲痛欲绝……”
对于这种现象,我一直在思考,难道不熟悉霍金,就连悼念一下的权利都没有了吗?以前不熟悉李敖,那从现在开始了解和喜欢不行吗?谁是生下来就了解所有名人的?别人悼念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我们有真正了解过吗?如果没有,为什么我们就这么看不惯别人悼念、容不下异见?
三、“刷屏悼念热”背后的冷思考
(一)包容个性化“装逼”
名人去世为何会引发刷屏?我想,大致有以下三种动机:一,真了解此人,知道他的贡献,为他的离开感到惋惜;二,基本不了解,但据说这个人很了不起,他走了,有一点感慨;三,完全不了解,只是看到大家都在发,就已参营造下气氛,跟一下潮流。
基于以上动机,有人似乎很乐意在三种动机之间设置门槛,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对于前两种动机,情理之中。而对于跟风者,舆论的鄙视链又形成了:你懂个锤子,转发啥?
但在我看来,哪怕只是“装一下逼”,也不是一定要受到谴责。因为这种悼念行为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且不说参与因何动机,足够多的路人粉对去世名人的怀念,能够让这位名人的作品和精神得到了更多的推广和传播,至少在当下这是我们需要的。再退一步说,假如我们无法鉴别这种表达背后的心理动因,就更不应该去为悼念设置门槛,并在其中掺入太多的傲慢和优越感。我们需要的是多他人足够多的包容。
很多时候,成熟不是你比别人懂得更多,而是你比别人能包容更多。对于个人如此,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亦如此。假如对于美好和重要的人或事的怀念需要建立在对其生平或经过了若指掌的份上,那么,这世界上的美好至少要失色一半。
(二)警惕集体性盲从
近年来,这种集体刷屏的现象越来越常见,而这种集体性悼念,俨然已经被社交网络赋予了更多新的概念和属性:社交网络中的人们在不断发声的过程中,也在塑造着自我的形象,并寻求自我的群体认同。当群体中出现了悼念的声音,不仅仅是对某个人单纯的怀念,而成为了一群人在对另一群人倾诉和表达自我的集体性行为。
这种“悼念”本身无可厚非,但我所担心的是,这种成规模的集体性仪式会单纯地沦为一种没有内涵的空洞形式。“形式”通过互联网如潮涌一般掀起,数以万计的个体迅速参与到这个群体,但这种集体行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似退潮一样迅速消失,空留下一片可怕的宁静。被集体盲从裹挟的个体瞬间回到自己的生活,原先基于悼念而兴起的某些话题讨论又颇有讽刺地结束了,这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文学院辅导员 章招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