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源

《清心源》第101期

发布者:丘文福发布时间:2020-09-08浏览次数:860

居家学习,如何克服拖延?

读书不觉已春深,转眼间我们离校归家已有三月了。在这三个月中,宅在家=抗病毒,停课≠停学。线上学习有诸多新鲜感,但也有重重困难。比如,没有了追逐饭点的人潮,没有了悠扬的上下课铃声,拖延一犯,便全然不知今夕何夕!正所谓,拖延一时爽,deadline火葬场。

“作业又拖到半夜才完成”

“现在不想学习,等晚一点吧”

“老师还没设置签到?那再睡会儿”

“东西不是后天才交吗,明天再做”

……

以上便是居家学习中常见的拖延表现,你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呢?是不是很想知道该如何克服拖延呢?下面将为你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意见。

一、拖延是什么?

拖延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严重的拖延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二、拖延的心理原因有哪些?

(一)恐惧失败

人们在从事某项活动前,往往会预设一个成功的标准,而当其担心无法达成预期目标时,便可能以拖延的方式来逃避任务,避免面对失败的结果。

(二)追求快乐

人类有追求简易、快乐的本能。当我们预知一个任务的复杂和艰难时,会自然而然的感受到精神上的痛苦,这时,我们的大脑就会驱使我们将注意力转向其他更容易的任务,比如刷刷某音,逛逛某宝。

(三)完美主义

一些完美主义者力求把事情做到“完美”,而一旦没有实现这种不够现实的标准,他们就会把原因归咎于自身的无能,继而导致内心的焦虑,此时,为了避免看到任务未达到内心的高期待,就会产生拖延现象。

三、哪些人容易产生拖延?

第一类人:主观意愿不强。虽然有一些任务是必需做的,但内心不想做、不喜欢做,感受不到快感,于是产生拖延。

第二类人:时间观念不强。开会习惯迟到,做事缺少有序的计划和安排,忙碌于零散、杂乱的生活,习惯化拖延。

第三类人:拒绝决心不强。不懂怎么拒绝别人,讨好型人格,拖延也可能是一种被动攻击。总是被上司要求,又反抗不过权威,最容易用拖延来反抗和被动攻击。

四、如何避免居家学习的拖延现象?

在没有校园学习氛围的家里,如何能够克服拖延,做到高效率的学习呢?这里有一些小贴士。

1.Just do it——“5秒钟法则”

当你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马上在大脑里倒数54321,然后立刻去做;让行动快过大脑,从而忽略掉阻碍你的感受。这就是5秒钟法则,看起来是不是简单粗暴呢?没错,但是却非常好用。

比如,早上7点闹钟已经响起的那一刻,脑中倒数54321,立刻从床上起来。否则,你的大脑会给你编造各种借口,今天天气太冷了,今天是周末,然后你就起床失败了。

2.专注与管理——“番茄工作法”

当你确定有一个待完成的任务时,可以设定一个25分钟的番茄时间,然后专注学习,中途不能做任何与任务无关的事情,直到闹钟响起,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每4个番茄时段后休息15-30分钟。利用“登门槛效应”(人们接受了难度较小的、易完成的要求后,更容易接受难度较大的要求),可以将番茄时间设置得越来越长。

3.明确与规划——“时间四象限法则”

虽然是居家学习,但是相比于在学校,我们的任务丝毫没有减少。面对繁杂的任务时,我们往往因为不知道先做什么而一拖再拖。对此,“时间四象限法则”便是一个锦囊妙计。首先,以重要性和紧急性分别为x轴和y轴建立坐标系,从而划分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四个象限;其次,将需要完成的任务按照四个象限进行归类;最后,率先完成重要-紧急的任务,接着重要-不紧急的任务,另外两个象限的事情尽量不要做。

4.接纳自己,适当奖励

当拖延已经发生时,不必自责,我们要做的更应该是及时止损,马上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去。当一旦开始学习后,完成一个任务,或者一个番茄时间时,可以尝试给自己一点小小的奖励,如喝奶茶,吃零食等等,这些奖励会使得我们的大脑记住此刻的愉快体验,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从而督促我们下一次及时完成任务。

希望以上内容对于拖延的同学能够提供一点小小的帮助。

最后呢,滚蛋吧,拖延君!

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傅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