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脆皮”,才是青春该有的模样
23级马克思主义学院韦语函
23级社会历史学院陈思莹
23级文学院吴怡佼
23级社会历史学院汤恩哲
23级经济学院周静
电动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
在校园里日益受到同学们的青睐
随着电动车数量的增加
校园电动车骑行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本期的青年微观
我们特别聚焦“校园电动车骑行安全”这一主题
致力于提高同学们对电动车骑行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希望能够提醒每一位骑行电动车的同学们
安全骑行、文明出行
共同为打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努力
一起来看看同学们怎么说吧!
安全有序,文明有礼。校园交通安全与文明出行紧密相关,我们每位同学都应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交通安全、文明出行的校园交通环境。然而,在日常校园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电动车主不规范停车、电动车驾驶员在车辆拥挤和行人路过情况下随意变道、逆行以及电动车上路时没有进行合法的牌照登记等不文明、不安全的交通乱象。这些不文明的交通行为不仅给师生出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且严重危害了校园交通秩序和安全。
鉴戒:交通乱象危害大,安全出行筑平安
校内电动车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和使用上的不规范,造成了一定的消防隐患和交通安全问题,对学校的管理也构成了潜在威胁。
抢道行驶、超速行驶、不按序等候、随意变更车道、逆行、超载等不文明的交通行为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和路面秩序混乱,降低了校园道路的使用通行率,造成通行困难的同时极易引发摩擦等小事故,人员伤亡和追责问题难以落实,加剧校内交通的不稳定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电动车乱停乱放、占用主干道和消防通道,影响校园美观,更重要的是会妨碍紧急情况下的出入口和安全通道使用,增加消防隐患和意外事故发生的风险,威胁同学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私自使用宿舍电源进行拉线充电、不文明充电等不规范使用电动车的现象常有发生,这会导致“充电纠纷”,激化同学矛盾,容易引发电动车自燃,增加火灾隐患。
溯源:戒躁戒怠树意识,文明出行保平安
现今师大校园内电动车不文明行为乱象丛生,校园安全问题日趋严峻。要想解决这一安全问题,便要深入实际,探求乱象背后的原因。原因一:时间紧。部分同学对于通勤时间的安排不合理,总想着踩点而不愿意提前出行。当道路拥堵或者出现突发状况时,便容易出现超速、逆行、违规超车等不安全交通行为;原因二:惩罚机制不成熟。关于校内电动车不文明行为的惩罚机制在落实方面尚有不足,导致警示作用难以发挥。部分同学因此怀有侥幸心理,为了图一时便利而钻空子;原因三:安全意识薄弱。很多同学对于电动车行车规范不甚了解,或者说是漠不关心。虽然学校关于安全问题开展了多项活动,但是同学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有待提升。
矫正:对症下药守安全,因地制宜护平安
第一,拒绝“踩点”,培养提前意识。“宁迟三分,勿快一秒”。“踩点”使得时间变得极为紧张,人容易出现烦躁情绪,从而缺少了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动时间与耐心,甚至丧失理智,出现“路怒症”,极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所以,一定要给自己预留好充足时间,心情舒适,安安全全地抵达教室。
第二,提高安全意识。人的生命是所有外在之物的基础。规则的制定从来不是出于处罚与束缚的目的,而是为了约束和教育,让人们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正视和敬畏自己的生命,心中紧握安全这把尺,衡量并纠正自己的所作所为。
第三,完善惩罚机制。内在意识与自律是一方面,外力的介入也是相当重要的。学校必须加大惩戒力度,让学生们产生“不敢抱侥幸心理,不敢只图一时方便而罔顾公共利益”的敬畏心理,尽可能达到从不敢乱停乱放到不应乱停乱放到不想乱停乱放的理想效果。
第四,遵守相关规则。坚持文明行车,不逆行,不随意变道,不并排行驶,尊重行人;戴好头盔,持有合法牌照与保卫处开具的通行码方可上路行驶;规范停车,不占用应急与特殊通道;不私拉电线,文明充电,杜绝电动车自燃源头;依次排队充电,切勿争抢,减少矛盾产生。
展望:希冀未来行车安,文明守法共同行
我国在发展中不断建构和完善交通骨架,福建师范大学响应号召致力于营造文明有序的出行环境,细微之处最见功夫,执行之时最展校风,生命安全最是高于一切。筑牢行车的安全防线,建章立制才能行稳致远,师大文明出行环境的形成并非一日而就,依靠学子的共同希冀与自觉行动铸就“守法律己,致知笃行”的校园氛围,明安全于心,守法律于行。身为福师大的一份子,应凝聚思想共识,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谨记校规校纪,做文明环境的建设者;增强安全意识,做安全校园的守护者;树立文明理念,做国家号召的信仰者。文明之风盈溢校园,安全之名铭刻于心,安全行车的希望将由每位学子的行动汇集而成,所愿即为所行,希冀师大校园未来行车安稳,更愿学子知法明法守法,共同助力前行。开阔的油青大道上放飞着学子心中“安全有序,文明有礼”的黎明之光,展望美好,期盼师大校园文明安全之举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