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微观

青年微观第532期 | 情绪产品:年轻人的强心剂or乌托邦?

发布者:王岳俊发布时间:2023-11-18浏览次数:15

情绪产品:年轻人的强心剂or乌托邦?

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辅导员黄静瑜

你想拥有“爱因斯坦的脑子”吗?在某电商平台,一款名为“爱因斯坦的脑子”的商品成为网络爆款,买家在购买上述虚拟产品后将收获一次“注入智力”的娱乐服务,受到大量考生的推崇。

近年来,人们将情感依托于小成本虚拟产品换取“即刻愉悦”的成功营销案例层出不穷。商家在具体化的产品和特定的抽象化情绪之间建立了某种一一对应关系,围绕人的情绪安抚、舒缓、调节、管理等功能,为消费者提供陪伴、缓解焦虑,提供积极的心理暗示。有人购买“云监工”,花钱请人来监督自己学习、工作;有人求购“转运锦鲤”,在考试择业等关键期寻求一份安心;还有人定制“晚安短信”,得到来自陌生人的温暖问候……当“拒绝内耗”成为众多年轻人的人生信条,正向的情绪价值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同学们需要正确认识到情绪产品归根结底只是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立足现实,细辨得与失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消费者购买情绪产品的心理实则是一种“代偿”,更是一种“从众”,希望通过购买产品获得其背后的情绪价值,给予个体正向的反馈。在互联网时代,“群体效应”扩散迅速,最初人们以在公共媒体平台转发各类祈愿图片为流行,用近乎“0成本”的网络行为换取信心和力量。随着营销手段的更新,低价、趣味、新颖的情绪产品迭代出现,美好的期盼被标注价格成为商品,带动了“疗愈经济”。部分消费者将消费购物的金额与愿望实现的可能性相匹配,指望靠着购买情绪产品获得优异的考试成绩、事业成就等,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同样地,“对话类”情绪产品的出现使人们有了情感宣泄的新出口,将个人情感寄托于网络中的“陌生人”,以此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焦虑和人际敏感,满足个体在现实中缺少的情感获得,忘却现实中的烦恼,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现实社交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此类“即刻满足”是一种变相的麻痹自我,进而陷入理想的“乌托邦”,并不利于个体成长与发展。只有在现实社会环境下,通过自身脚踏实地的付出和努力,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回报。

正向暗示,疏解压与困

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消费情绪产品是为了获得积极的能量,充分肯定个体以自身能力加上情绪产品带来的一点点运气便能顺利通过考试等事项,以达到正向积极暗示的作用。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这种简单而低成本的情绪体验成为了一种放松和愉悦的方式,但背后反映出的是年轻人的情感需求和压力排解方式的局限。受到学业压力、考试焦虑、社交焦虑、情感困扰等影响,个体出现情绪波动是正常的现象,可以尝试通过获取来自老师、朋友、家人、心理咨询师等的第三方支持来鼓舞信心,寻求问题的最优解;也可以适当参加运动、娱乐等方式让机体分泌多巴胺,进而使人感到放松愉悦。当然,对于一些严重的情绪问题,情绪产品只能做到暂时性的缓解,无法替代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仍需要前往专业机构或医院接受诊治。

谨慎防范,勿忘秘与密

虽然消费情绪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自身情绪压力,获得情感支持与安慰,但很显然,作为一个“产业”,它仍不成熟,尚未配套相应的监管机制。尤其是以“树洞开导员”、“云监工”为主要载体的情绪产品,不能像开盲盒一般,遇到什么样的“开导员”完全拼人品。情绪产品以“薄利多销”的形式获得众多创业者的青睐,但员工的培训资质并不统一。因此,消费者在消费此类情绪产品时,一定要注意辨别对话人的真实性,千万不要过度暴露个人信息,注意个人隐私保护,不要轻信陌生人。

情绪的买卖只是一时的,情绪的稳定才是长久的。我们应持理性且包容的态度看待情绪产品的价值与作用,进而找准情绪产品背后消费者的心理期盼,共同成为情绪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