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要闻

青年微观第542期 | 且听南音,让南音觅“知音” ——在泉州旅行时对南音传承的感想

发布者:王岳俊发布时间:2024-02-28浏览次数:258

 且听南音,让南音觅“知音”

 ——在泉州旅行时对南音传承的感想

经济学院2022级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 陈泽楷

且听南音,是“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的美好与悲伤交织在耳畔萦绕。一曲南音,勾起了刘禹锡贬官武陵的无限感慨。长安遥不可及,国家之思却缠绕于心而不解,欲借乐曲消愁,无奈却愁上加愁。

且听南音,是“横抱琵琶凭倚栏,千家罗绮管弦鸣”的繁华与富丽相衬在心中激荡。一曲南音,展现了宋元时期刺桐城繁荣奢靡之景。每一声高音的激昂与每一声低声的哀婉,都是古泉州城“四海皆知刺桐港”盛景的再现。

让千年再续传承

每当我在鲤城古城区闲逛时,常能在集市、街头巷尾看到三五个老人聚集合奏一首南音。由于南音都以闽南方言演唱,所以作为外来游客的我必然是听不懂它的内容。即使这样,却可以与本地人一起沉醉于一声声清新的歌声里,这也无不是一种乐趣。

南音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音乐,其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以泉州南音为代表的南曲音乐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与闽南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是闽南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当代影视、流行音乐等各种审美艺术的冲击下,千年南音的生存状态呈日渐式微之态势。当我们慨叹传统文化与我们渐行渐远、日渐隔膜之余,更应反思这种疏离背后的现代性因素能否重建其与当代社会中断已久的有机关联。问题的关键似乎不在于传统文化讲述的年代,而在于讲述传统文化的年代,如何有效化危为机,取决于我们当代人采取何种方式让传统文化完成现代化转型。

让古老遇见当代

要说兔年春晚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节目,或许莫过于以世界级非遗南音为底色、让南音传统唱腔和传统乐器与现代流行歌曲相碰撞的《百鸟归巢》。

一曲《百鸟归巢》凭借着将传统南音与现代流行乐的完美结合,在春晚舞台上的大放异彩,告诉我们“让南音遇见流行乐”或许正是将南音文化从日渐式微之态势中解脱出来的具有价值的方式。然而将南音文化在《百鸟归巢》节目中的成功推广至绝大部分传承千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这个拥抱媒体融合的新时代下的抉择问题,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历史视野将此类传统文化纳入现代语境并与之对话与传播?

让南音觅得“知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讲过:“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最强调的便是“协调”二字,是古老与现代二者之间的协调,是传统与流行二者之间的协调,同时更是对传统文化保护与将现代时尚潮流引入二者之间的协调。一曲《百鸟归巢》成功的背后,既有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着对传统文化的新改造;既有着对现代文化的接纳,也有着对现代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筛选。

或许其中的解决之道就在于要让创作者们从舞台艺术的角度出发,以创新的叙事方式对传统音乐的传承进行有益探索,真正地从追其根本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紧密结合。以独特的创新手法展现出独具魅力的文化风韵,使观众以更直观的方式轻松了解歌曲背后所阐释的古老文化,为创造性继承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传统音乐提供可能性与借鉴作用。

让传统文化能够在“众里寻他千百度”下终觅得“知音”,让穿越千年的传统文化在当今这个潮流涌动的时代不再“孤独”。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大家觉得可以接受或喜欢的方式才会去被了解,受众面才会更广,才更能有带着穿越时空的活力和韧劲继续走进下一个千百年。

且听南音,观它独木成林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古城区骑楼间节奏徐缓却委婉深情的段段南音陪伴了我那时间不长的泉州假日。南音本不是“天上曲”,它千百年来有如榕树根脉般扎根在闽南大地上,远扬海外,独木成林;南音也绝不该成为“天上曲”,从遥远的唐宋到现在的街巷之中,它穿越古今、跨越时空,成为联系闽南故土和无数漂泊在外的闽籍游子的精神纽带,是真正的“人间音”。

此刻闭上眼,耳畔忽然传来一曲熟悉又陌生的南音。且听南音,让我穿越古今,带我去向下一个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