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学生干部:今天,你“官僚”了吗?
詹红燕
从暑假到现在,短短的三四个月时间里,高校学生干部问题屡被推上舆论风口。让人不禁思索,今天的学生干部到底是怎么了?高校该如何治理学生干部“官僚化”现象?应当如何把学生干部引向优秀?
7月19日,因为一则“学生会干部任命公告”,中山大学学生会猝不及防地成为“网红”。学生干部职位被赋予“正部长级”“副部长级”级别,一时间,“学生官”一词便在舆论场炸开了锅。10月2日,网友爆料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有一同学在群里问“7号要开会吗”,并@了学长,引质问“杨主席是你们直接@的?微博发布后,迅速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几乎同时,一名四川理工学院学生也发微博称,学校社联要求社团成员过节必须给‘主席’发祝福,发错名字被要求“抄名字50遍,开大会检查”。11月7日,有网友发帖称浙江大学某学生干部与学校活动赞助商的对话语气跋扈,言语狂妄。事发后,记者从浙大获悉,涉事学生不是学生干部,现学校已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向赞助商道歉。
从7月份中山大学学生会充满“官僚气”的任命公告到这次浙大事件,可见各高校学生组织存在功利化、庸俗化、官僚化严重现象。大学,自古以来就被称为象牙塔,视为纯白无瑕的象征,如今却被戴上“小社会”的帽子,是什么让学生干部一步步沦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学生干部存在“功利主义”“官僚化”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高校教育管理者深思。
究其学生干部“官僚化”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学校的奖励机制。很多高校将学生参与组织与综测、学分以及评奖评优直接挂钩,无形中使得少部分人从一开始就抱着功利的目的去接触学生组织。同时,某些用人单位也明确应聘者需要有学生干部经验。于是乎,学生组织就成为某些人的进阶石,官僚习气也渐渐渗透到本该单纯的学生组织中。其次是对成人社会的效仿。在我国,“官本位”传统思想仍占有一席之地,很多人抱怨着当官者的种种不是,却还是选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报考公务员。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不良社会风气自然而然便会投射到校园这片“净土”,使学生深受感染,也想尝试当官者那种令人仰望的滋味。最后是学生自身虚荣心的作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谁都不想默默无闻、都想得到别人的赏识、称赞。而学生干部的头衔正好满足此类学生的心理,即使不是现实社会里的“官”,在学校里担任的学生干部拥有一定的权利,使得内心不禁容易沾沾自喜,当学生直呼其名或者直接@时,便会觉得这是在挑战他们的权威,是一种僭越,难免心生不满之情。
学生干部体系里存在的“官僚化”问题是当前高校整治的盲区。众所周知,所有权力都有腐蚀作用,绝对权力有绝对的腐蚀作用。少数大学生在权力的庇护下,成为了被权力物化的学生。这次舆情表明,“官僚化”不仅没有弱化,反倒有增加的趋势,值得我们高校管理者提高警惕。首先,对于“学生官”不应成为“学生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应立志做大事,不可立志做大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被权力物化。作为学生干部更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坚守学生本位,正确认识学生组织的作用,审视自己参加学生组织的初衷,不能曲解学生干部的真正内涵。其次,要降低姿态摆正心态,敏思笃学苦干。每位学生干部要深知自身的岗位职位,言行举止要做好带头表率作用,而非对学生摆出一副凌驾于老师之下学生之上的“官架子”。学生干部也要走好群众路线,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踏踏实实为学生服务。青年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更应该珍惜学生干部的经历,牢记做公家的事,涨自己的本领。通过学生干部经历使自己学会一技之能。最后,高校要充分发挥管理育人作用。高校要把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同时要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让学生干部在充分理解制度初衷的前提下,结合自身所在组织的实际情况正确定位角色,真正代表学生、服务学生、传递学生心声,强化科学管理对道德涵育的保障功能,大力营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高校管理者不能让学生干部“官僚化”“利益化”这种歪风肆意横行,不能让“学生干部”成为学生职业生涯的“负资产”。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作为学生干部每天都应扪心自问,今天我“官僚”了吗?如果每天都能虔诚反思,那么就不至于在“官僚化”之路越走越远。
(教育学院研究生辅导员 詹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