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微观

青年微观第546期 | 你是“淡人”吗?淡而不枯,逢春生枝

发布者:王岳俊发布时间:2024-03-19浏览次数:145

淡而不枯,逢春生枝

文学院2022级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

研究生曾峥嵘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有一点淡淡的开心,可能是因为深度学习了淡学。即使糟糕的事情还是在持续发生,工作也乱七八糟的,还是很拖延,但好像那些都离我有一些距离了,一切都淡淡的,都没那么重要。”

近期,“淡淡综合征”引发诸多共情,大家纷纷自称“淡人”。好事也罢,坏事也罢,都可了之以淡淡一笑。此类新型生活情绪观,又被冠以“新的社交面具”之名。

从花式内卷到躺平摆烂,从精神内耗到寺庙热、上香潮,从已读乱回的“发疯”文学到“敢惹我,那你算是踢到棉花了”的“窝囊废”文学,看似情绪越发平和的年轻人,真的“淡淡”了么?在“淡淡”叙事中,“淡人”对任何事情都持以“淡淡”的态度,这是值得注意的。我们应警惕从“淡”到“无”的心理转变,从“淡”到“枯”的个人导向。毕竟,一味沉溺其中,鼓吹淡化万事,容易陷入对物无味、对事无感、对己无欲的状态,甚至导向对“生命价值何在?生活意义何在?”等宏大命题的追问与怀疑。

平淡而有味,越过枯燥

生活百味,淡为其一。“淡淡”的背后是对生活单调重复的拒绝和排斥。相对平和的情绪状态固然可以消解掉部分压力下的消极因素,但止于平静,扮演“心如止水”的人,却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正如老舍所言“晴雨有时,趣味是生活的解药”: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重新审视日常,寻找其中的乐趣和意义,与生活的单调重复和解。虽然生活中有许多重复的任务和例行工作,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视角和态度来使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寻找其中的挑战和创新点;注入一些小小的乐趣和仪式感;设立目标和追求个人发展……打破单调重复的状态,使每一天都成为一个新的挑战和机会。

淡然而有觉,避免麻木

生活百感,淡为其一。淡人常挂嘴边的无所谓”“没必要”“不至于”“那就算了是应对情绪内耗的紧急避险,是努力为自己营造相对安全的环境的下意识反应。然而,缺乏对生活的情感投入和参与会使人感到空虚和无聊,容易陷入消极情绪和情感孤立的状态。与他人的联系也会变得淡漠和表面化,难以建立深层的情感连接。因此,我们应保持对内心的敏感和活力,不要因为外界的压力或挫折而关闭自己的情感,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通过保持内心的柔软和敏感,我们能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地体验生活,与他人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更好地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淡泊而有欲,勿成枯木

生活百欲,淡为其一。我们应该意识到,看淡并非不作为,而是一种对生活的调解;看淡并非不关心,而是接受生命的自然流转。看淡并不意味着毫无欲望,而是一种对世界的理性认知和内心的平静。若是一味看淡,认为万事虚空,可能导致缺乏追求个人目标和发展的动力,使人感到沮丧和无所作为。人生如行舟,看淡是指对外界的变化保持一份冷静和超脱,不被短暂的欢乐或挫折所左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相反,它是一种更高级别的欲望,是对内心深处真正重要的东西的追求。这种追求可能是对知识的渴求、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对内心平静的追寻,或者是对更高尚的道德和人生目标的追求。

总之,“淡人”也罢,浓人也罢。多一分“且陶陶,乐尽天真”的真淡泊,少一分的“雨送黄昏花易落”淡薄;多一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真淡然,少一分“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的淡漠。毕竟,韶华不为少年留,向阳花木易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