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源

《清心源》第154期

发布者:刘柏辉发布时间:2024-04-07浏览次数:24

叮!您的就业心理调适攻略已送达

又是一年就业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为了近期舆论的焦点。根据我国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统计,2022届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长16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由此可见,在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新一届的毕业生们正面临着较大的求职压力和就业挑战!这些外在的压力往往会内化成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或心理困惑,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求职,甚至是身心健康。  为此,小编针对几种常见的消极心理现象为大家展开详细的剖析。 

01 迷茫和焦虑心理

临近毕业,许多大学生一边忙着完成毕业论文,一边面临着找工作还是考研的艰难选择,他们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毕业季的紧张气氛,还来自于家长的关心及同学间的竞争。尤其是看到自己身边的同学接二连三地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而自己却尚未有着落,许多毕业生深陷迷茫和焦虑的漩涡,甚至感到前所未有的彷徨。 

此外,毕业生们迫切地想要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多是为了衔接四年的大学生活,让自己接下来的日子更有归属感和方向感。因此,职业的选择成为了他们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往往在这个时候,越是犹豫不绝、摇摆不定,越容易给人带来迷茫感和焦虑感。 

所以,不论是外在的压力驱动,还是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追求,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面临着种种波折,迷茫和焦虑成为了常见的心理现象。 

02 自卑和自负心理

就业强调个体能力、求职境遇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协调,这就要求毕业生们在求职过程中需要做出相应的认知和判断。部分毕业生由于对自身认知不足表现出自卑或自负的心理。这两种类型的认知错位同个体对自身能力的错误评估息息相关。例如,有些毕业生因生理、家庭等方面的不足,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觉得自己能力不强,比不上那些“双一流”高校毕业的、家境殷实的学生,面对求职时常常带有自卑情结,采取退缩逃避的态度。而有些毕业生却持有过高的自我评价,十分自傲,对职业要求很高,许多用人单位根本入不了他们的“法眼”。这两种不良的就业心理往往是求职途中的绊脚石,不仅平添了许多障碍,也让求职者的就业面变得越来越窄。

 03 攀比和躺平心理

 求职期间,一场没有硝烟的内卷之战悄悄蔓延,毕业生的较量正在进行时。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出现了两大典型的心理现象。一是攀比心理。除了个体能力的差异,求职岗位也存在着等级之分,这让一些同学处在攀比之中,盲目进行不客观的比较,甚至为了找到比别人薪资待遇更好的工作,甘愿放弃那些适合自己、专业对口的职业。二是躺平心理。部分毕业生自诩是佛系青年的“躺平”标杆,在求职过程中由于屡次遭到挫折,对自己所面临的就业失去兴趣,甚至不思进取,直接摆烂,深陷恶性循环之中。         

新的征程,心的成长,毕业生们应如何破解求职心理困境,加强心理调适呢?这里有一份就业心理调适攻略,大家快来看看吧!     

1.转移注意,缓解求职焦虑 当你过于看中就业结果,深陷求职的焦虑时,可以通过注意力转移的方法,将精力或情感转移到其他的活动中,停止原先的精神内耗,例如参与体育锻炼、外出散心、欣赏音乐等,让自己的注意力由消极转向积极。 

 2.适度宣泄,改善不良情绪 在每天的学习和求职中,我们的心里会产生大大小小的情绪垃圾,就像是电脑运行久了,会产生一些软件垃圾。一旦这些垃圾没有得到及时的清理,电脑就会卡顿。也就是说,不良情绪不断堆积,达到一定程度,会影响我们的求职以及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可以采取适度宣泄的方式改善不良情绪,例如听音乐、找朋友倾述、写信、品尝美食、玩游戏等。 

 3.自我反省,明确职业定位 自我反省是一种心理调节的方法,指的是在面对问题时,通过对问题的理智分析,并检讨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以此明确自己的定位。当毕业生在面临就业困境时,唯有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所处的就业环境,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明确自我职业定位,方能做出合适顺心的职业选择。  

4.自我激励,树立就业信心 自我激励是指个体能为设定的目标自我努力工作的一种心理特征,也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有利于树立求职者的就业信心。例如,在遭遇求职挫折时,可以通过喊话式的加油打气,不断告诉自己我可以”“我能行,给自己灌输积极正面的想法,帮助我们直面挫折,勇敢应对。而在面试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暗示自己“放平心态”“不必紧张”“我是最棒的”等方式来不断强化自己的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对待面试。  

最后,对于即将毕业的2022届毕业生,小编想说:轻装策马青云路,人生从此驭长风。毕业后的每一步,都需要各位自己不断摸索、不断探求。纵使疾风起,人生不言弃!愿各位前途似海,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