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借“摆烂”之名,荒废青春年华
“论文好难,不想改了” “事情好多,不想干了” “一言不合就开摆” “不行那就算了吧” ...... 近期,“摆烂”一词成功入驻《大学生新晋语录》,频频出现在日常生活之中,是继“躺平、内卷”之后,火爆全网的当代大学生自我调侃式表达。 什么是“摆烂”呢?“摆烂”起源于体育领域,原先是NBA的术语,表示比赛时未尽全力,得到了一个差的结果。后来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活实际中,专门指代那些人们看不见希望时“破罐子破摔”的行为。除了“摆烂”一词,我们时不时也能听见“啊对对对,你说的都对”“直接开摆”“破罐子破摔”等一系列诸如此类的、充斥着“摆烂”意味的话语。
这些话语的背后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生存图鉴”——我们开始习惯了“摆烂”的生活,用“摆烂”的姿态对待学习和工作。正值大好年华,本应在奋斗中激扬青春的我们却在消极懒散的道路越走越远。
为什么大学生会选择“摆烂”呢?
这主要从两个角度去分析,一是自我效能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也就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在面对难题时,往往会承受不住这份压力,认为自己难以应付,不得不提前结束,自我放弃。这让我们联想到当今的高校“内卷”,大学生夹缝生存,对自己的能力评估、能力自信更是局限,卷不过别人,只能自己开摆。
二是习得性无助。1967年,美国心理学Seligman首次提出了“习得性无助”这一说法,它指的是一个有机体经历失败和挫折后,在面对问题时的无助心理状态。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付出非常多的努力,结果却不尽人时我们很容易会失去信心,丧失斗志,最后选择逃避和放弃直接“开摆”。例如,或者有的人想要减肥,却一直达不到自己想要的减肥效果,逐渐对减肥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减肥的动力不足,干脆放弃。
“摆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承担不起“摆烂”背后的“代价”。日渐的颓废和消沉终究难以抵抗世俗的牵绊。一时的逃避很可能激起长期的自我攻击和精神内耗,我们总认为自己是在为看得到的事情买单,其实还有很多事我们未能察觉的。“摆烂”不过是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透支当下逃避所带来的一点点快意。 所以,为了摆脱这种对眼前苟且的妥协,大学生应如何拒绝“摆烂”呢?小编给大家带来几点小技巧:
1、明确目标,客观评价审视自己,再将目标细化,把大目标分成不同的小目标,让目标更加具体可行。而后制定计划,注意合理规划有限的时间,例如采用截止日期倒推法,从要截止的那天往前推,安排每天应该需要做的事情,分出轻重缓急,预留空余时间。此外,还应付诸实践,及时总结和改进,而非只在空想中内耗。
2、放平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事理,识时务。正确看待成败,打开格局,在顺境中不懈怠,在逆境中不消沉。同时,要善于挖掘自己的闪光点,加强自我暗示,不断自我鼓励,让焦虑有一个可以调试的空间。
3、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争取不挂科不重修。珍惜学校图书馆这一优质资源库,课余时间多阅读,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多看一些高质量的演讲视频或公开课,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身能力。
4、健康的身体才有逐梦的资本。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拒绝熬夜,早睡早起。合理膳食,确保营养均衡,远离暴饮暴食。加强身体锻炼,坚持运动,强健体魄。
焦虑和压力带不来新的色彩,躺平和“摆烂”也道不出特别的滋味。年轻人所应拥有的生活方式绝不只是“摆烂”,我们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为什么不让自己在所热爱的世界里向阳生长呢? 彼方尚有荣光在,切勿借“摆烂”之名,荒废了这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