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吗?
豆瓣“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小组自今年1月份成立以来,已有28488名组员。网友们直到加入“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小组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困扰自己多年的焦虑来源于“好学生心态”。
首先请大家静心思考周围的好学生们,可能是同学,也可能就是你自己,他们身上有哪些标签?想必离不开成绩好、乖巧听话、多才多艺、获奖无数……这些光环标签的背后,是好学生们清晰的人生规划下,对自己的明确要求:有很强的自我驱动力,学习上力争上游;有出众的自控力和时间管理能力,保质保量完成各类任务;兴趣爱好广泛,勤于钻研,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等。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好学生”本应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为何“好学生心态”会使人受害呢?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小组的存在,表明了“好学生心态”不等同于好学生。那么,什么是“好学生心态”?
“好学生心态”指人们时刻想要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学生,会在完成长辈、上级的期待或工作中,不自觉产生高度服从、恐惧失误、习惯性讨好、过度反思等负面情绪和行为,让自己陷入了一种别扭的心理困境。在片面追寻成为“别人家的小孩”的道路上,“好学生心态”受害者们究竟受到了什么影响?
不难发现,我们努力把自己贴上“好学生”的标签时,很多时候是将自己束缚进了由外界对“好学生”的种种期待缠绕而成的“茧房”中。当我们被“好学生心态”裹挟时,所有的自我价值和优越感都建立在“我成绩好,我听话,老师和长辈都夸我好”之上。但静心思之,重新审视成长历程后,成为世俗评价体系下的好学生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在盲目迎合他人期待、渴望获得所有人夸赞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丢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丢失了自我?
上进应该是从内往外生发的,自己驱动自己,而不是一味完成别人的评价和期待。不然长此以往,当脱离了学生身份,当抛开了他人的评判目光时,我们很容易陷入迷茫与空虚。
摆脱“好学生心态受害者”身份,最直接的方法是唤醒我们的内驱力。“内驱力”概念由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指个体在和环境交互中,自发产生的一种具有驱动效应的自我力量。当我们拥有内驱力时,我们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会让我们主动思考、积极行动、更好地生活。如何提升行动力,保持长久的内驱力呢?
激活内在力量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们常把他人的期望凌驾于自己身上,长此以往,便丢了自我,成为了自己的叛徒。我们要做的是,发自内心地自我关怀,相信自己在这个世界有足够的分量。源自自己的爱,是我们闯荡世界最安定的勇气。当你发现自己已在迷雾中,请你用积极对话代替自我否定。可以在便签上写下自我肯定的话语,把它贴在醒目的地方,每天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如果暂时不知道如何起笔,可以参考这些句子:
1.我值得被爱。
2.我的生活美好地运转着。
3.我所有的关系都很和谐。
4.我不责怪任何人,包括我自己。
5.我爱自己,并认可自己。
6.我有完美的生活空间。
7.我接受我的独一无二。
8.我值得最好的,我现在就接受最好的。
9.我愿意去改变。
10.我把每一次经历都转变成了机会。
关注自我实现
首先需要设定一个明确而艰巨的目标,“明确”会给我们带来更为具体的期望,“艰巨”又鞭策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地进行自我正向反馈,逐渐找回为自己而学、为自己而做的掌控感。
榜样引领内驱
当我们挣脱出外界画地为牢的各项标准,真正以主角心态看待世界时,不免发现世界如此绚丽,我们的选择如此纷繁,又可能陷入不知如何抉择的迷茫中。此时,不妨观察周围在某些事物上闪闪发光的“路人甲”们,以尊敬的心态学习他们身上闪光的地方。但不要忘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宜妄自菲薄。我们学习他人优秀的地方,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如果向榜样们学习时产生了自卑等负面情绪,请你回到第一步,再次激活内在力量。
好学生们是值得推崇与敬佩的,但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在长远的人生旅途中,或许我们可以学会不用太“好学生”。所以,当再次追寻目标时,我们要做的是抛开迎合他人的思想包袱,为了自己而努力奋斗。即便在逆境坎坷中,也不要忘了爱自己,从容自信大胆地往前走。相信学会合理利用“好学生心态”自我鞭策的你,会成长为一位不再焦虑、真正自洽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