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是“凡尔赛”,我只是防御性悲观
生活中你是否经常听到、看到甚或自己也亲口说过这样的话:
“麻了,我已经预感到小组作业要完了”
“真的栓Q,明天汇报什么都没准备”
“无所谓,鼠鼠我会把一切搞砸”······
然而转身——键盘敲到飞起、汇报材料俱全、上台前演练无数遍······
这种大型的“凡尔赛”现场,直接让你或者身边的朋友惊呼:真的栓Q,有被你装到!刨除部分炫耀式的“凡尔赛”,还有一部分人是这种心态——“一边丧气地自嘲,一边又将手头的事做得很好”。这种既悲观又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称之为“防御性悲观”,因此说他们“凡尔赛”,真的是冤枉他们!
01 什么是防御性悲观?
此概念由心理学家Nancy Cantor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它指的是人们在事件发生前,将期待降到比较低的水平,并想象出可能的最坏的结果,同时针对消极的结果做好防范的一种心理策略,也代指持此策略者的心态,就是我们常说的居安思危。
防御性悲观者通常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为了保护自我价值,提前设定一个较低的预期;
2.避免失败比获得成功更能为他们提供动力。
在很多文化的语境当中,悲观总是被视为负能量的、无助的、有害的,但其实悲观也并非一无是处。对于防御性悲观者来说,“凡事先往坏处想”能让他们更好地应对焦虑,并把注意力更好的集中在应对糟糕结果的“未雨绸缪”上。
02 防御性悲观的得与失
悲观一般指气质性悲观,即倾向于坏结果的人格特质,这往往会导致自我妨碍的行为选择策略。防御性悲观则不同,悲观的预期只是针对未来短时间内将要面临的事件时所采取的一种认知策略。“如果一件事情最差的结果我都能接受,并且甘之如饴,那么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不会难过”就是防御性悲观者的典型心态。通过类似的想法来缓解焦虑,稳定心绪,从而更好地面对即将到来的任务。
研究表明,内心感知到的恐惧、焦虑和“试图保持乐观”所产生的认知失调,可能会让情绪更加糟糕。然而当使用防御性悲观策略时,我们实际上等于接纳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开始正视焦虑和恐惧,而后将焦点从情绪的不安转移到行动上的“防范于未然”。正如木心先生说的:“悲观是一种远见。”防御性悲观者总是做着最坏的打算,来让自己为潜在的失败做好准备,努力减小最坏结果发生的概率,同时激励自己找到更合适的解决方法以避免真的失败。假如真的发生了最坏的情况,也因为有预案,可以更好地面对和有条不紊地处理。
防御性悲观虽然能将“丧”转化为一种动力,但它也并不是全无弊端的。防御性悲观者“未雨绸缪”的属性,让他们在头脑中预演各种失败的可能,并针对性地做好各种防范措施,但是这样的“过度准备”往往消耗他们大量的认知资源和精力。
同时,防御性悲观者降低期望是为了回避失败带来的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其更可能将失败的原因归于外部因素而非努力与否。他们关注的不是成功就是失败,深层根源还是对失败的恐惧。长此以往,并不利于防御性悲观者形成正确的归因和成败观。此外防御性悲观者如果时常吐露自己对事件的悲观态度,容易引起人际误会,不仅会让倾听者感到自己成为“他/她”情绪宣泄的垃圾桶,还会在别人心中留下“充斥负能量场”、“丧气满满”的印象,从而掩盖了其优点的光芒。
03 如何正确地看待和使用“防御性悲观”?
对照上文的描述,相信不少人会感到自己或多或少也有“防御性悲观”的倾向。其实悲观和乐观都只是我们在面对生活的未知时所采取的一种认知策略,它们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一个嘴上很丧的人一定是个心理有什么问题的人,他们只是需要用“防御性悲观”来维持他们内心的秩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使用“悲观”呢?
首先,悲观必须要适度。过度悲观者将未来视为危机四伏的不归路,从而陷入情绪和精力的内耗。当发觉自身有过度悲观的倾向时,我们应及时调整认知,选择任务取向。研究表明:任务取向与悲观呈负相关。任务取向的个体更加注重过程中能力的提高和任务的掌握,他们认为差的成绩更多是因为不努力而不是能力,因而对自我价值的威胁不会特别敏感。
其次,避免过度吐露悲观情绪。当弦绷得太紧的时候,我们确实需要一个“港湾”可以宣泄情绪、放松心情、补充能量。这样的港湾不仅可以是某个人,也可以是一处温馨的所在、或一项触手可及的爱好,宣泄的方式也不仅仅是倾诉,也可以是日记、绘画、运动等等。 最后,我们需要明确,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宜用防御性悲观来面对事情。Julie N
orrem 在研究防御性悲观的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人习惯利用“悲观”,而另外一部分人习惯利用“乐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看开一点”。
她的一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策略的选择最重要的是——让我们自己的内心感到舒服。
期待所有的防御性悲观者,在认清世界本是不如人意的本质后,还能够勇敢而炽烈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