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源

《清心源》第190期

发布者:刘柏辉发布时间:2024-04-08浏览次数:10

恩格尔系数拉满,借吃消愁可取吗?

一位长江大学的老师这样描述大学生的现状:书不读,恋爱也不谈,就干饭,主打就是一个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所谓恩格尔系数拉满,就是把绝大多数的钱都花在了吃上。这个原本用来衡量富裕程度的统计学工具,在大学生群体身上却得到了相反的阐释,他们或许是唯一的恩格尔系数越高越幸福的群体。   

01 拉满系数只为“吃”?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反差,脑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压力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我们会沉浸到战逃模式中:心跳加快、新陈代谢亢进……会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统,将我们转化到修养模式,由衷地感到放松安心,特别是进食高糖高脂的食物,大脑会释放类鸦片活性肽,能够带来明显的镇静和安抚效果。从精神分析理论视角来看,口欲的满足是我们与这个世界建立的第一个重要联结,不仅是生存的需要也是我们与母体建立的最重要互动,是我们安全感的起源。这种机制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面保留下来,以致于我们成年后每当感到焦虑紧张时,嘴巴里面总想吃点什么来缓解不安。   

食物作为大学生触手可及的高性价比快乐剂,以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达到了调节情绪的目标。有了美食的陪伴,在激素和血糖的上升中,我们感受到了最为原始纯粹的满足感,因此吃顿好的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生活中的小确幸。能治愈抚慰心灵,把恩格尔系数拉满的大学生群体,把当成了情绪的应对机制其实不无原因。   

02 借吃消愁一直愁   

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忧,But,作为解决生理饥饿的食物,并不能成为缓解一切负面情绪的救命稻草。把吃东西当成了获得情感藉慰、应对大大小小不开心的事情的“良方”,一言不合就开吃——这种把吃东西当成主要的情绪应对机制的行为,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情绪性进食(Emotional EatingEE)。非适应性的情绪应对方式会引发更多的心理问题,所以借吃消愁一时爽,一直吃却不会一直爽。    

带来身体健康问题。情绪性进食带来的快乐十分短暂,下一次情绪来临时,同样的行为反复出现,大脑就会产生耐受性,于是快乐的阈值不断增加,只有更强烈的食物刺激,才能激发出足够的多巴胺,从而陷入多巴胺陷阱中,不断寻求更多的食物。可见吃东西并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只是短暂地逃避当下,但过度进食却让身体不堪重负,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引发肥胖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产生负面自我评价。心情不好时没有节制地吃东西,此时进食不再是单纯享受美食,而更多成为了一种惯性,在饱腹感之外无法控制自己什么时候吃、吃什么,带来的对自我行为的失控感,会急剧降低我们的自尊水平和自我评价。同时大量情绪化进食后,又会产生对于体重和健康新的焦虑,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危机由此生发。     

03 跨过情绪性进食的障碍   

偶尔用美食奖励自己,或者开心时与好友一同分享美食并无不妥,但是如果你发现自己一天当中摄入了非常多的食物,而且大多时候其实自己并不是处于饥饿状态,那么你就应该警惕自己是否陷入了情绪性进食的恶性循环。如何跨过这道看似无害实则妨碍的“幸福陷阱”,以下几个方面或许可以给你借鉴。 

第一、辨别生理还是情感饥饿。首先你需要辨别究竟是身体饿了还是情绪饿了?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自测:

生理饥饿随时间加强,情绪饥饿常突如其来,让你不知所措;

情绪饥饿需要立刻得到满足,渴求高糖高油高热量的食物,如炸鸡、奶茶、薯片等;

经常盲目地无意识进食,吃饱了还想吃;

大吃特吃后会引发内疚、无力感和负罪、羞耻感。 如果这些现象都存在,情绪性进食很可能已经发生了! 

第二、制作饮食日记觉察情绪根源。食物可以填满我们的胃,却无法填补心灵的空虚。许多陷入情绪性进食的人,每每告诉自己我不能再吃了,但最终又再次陷入情绪性进食的漩涡之中,这是因为我们习惯性以食物来对抗情绪,许多时候吃点什么已经成为了下意识的行为。其实渴望大口吃喝时,或许是灵魂深处那个没有得到及时满足的情绪小孩在呐喊。觉察情绪性进食背后的情绪,我们可以回答两个问题:

1.第一次情绪性进食时你经历了什么重要事件?当时的心情如何?

2.每次情绪化进食的原因是否有共同点?现在的你是因为压力、孤独、无聊还是为了庆祝某件事而进食呢?

如果无法清晰回答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可以借鉴认知行为疗法当中的思维情绪记录表技术,通过制作饮食日记来追本溯源,帮助我们找到背后的情绪需求。饮食日记可以记录在任何你触手可及的地方,如手机备忘录、朋友圈、便利贴等,注意饮食日记中需要包含进食时间、食物种类、产生进食想法时的心情和情景、饥饿程度(0-10分)等关键信息。 

第三、寻找情绪的正向排解。食物本身的确是一种情绪的抚慰方式,也很少有人能抗拒美食的诱惑,食物唾手可得,治愈背后的情绪才是正向的关怀自己,否则进食就会成为有害无利的多巴胺放纵,因此习得自我安抚技能(self-soothing skills)十分必要。

当压力来临时,可以尝试蝴蝶拍,闭上眼睛,深呼吸双臂在胸前交叉,以左右交替的方式轻拍上臂,专注地觉察自我。   

听音乐减压,当你需要安静、放松下来时,不妨寻求音乐的帮助,伤心的时候千万别听慢歌噢。

倾诉减压法,如果遇到不幸、烦恼的事,给自己一个宣泄的窗口,倾诉并不仅局限于朋友,还可以向大自然、小动物倾诉。倾诉即使不能解决问题,也能有助于减轻压力。

除此之外,你也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保持自律的身心状态,多做让自己感到平静和快乐的事情,避免只要不开心就只会想到吃。 

第四、练习正念专注品尝食物。有意识的用感官去感受食物,与食物建立新的联结。大家吃饭时总离不开各类电子榨菜”——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会使我们无法与当下的食物产生联结,没有意识到吃到的东西味道如何、吃了多少,仅仅是无意识地吃。请大家下一次吃饭时,放下手机等影响注意力的事物,放慢进食速度,仔细咀嚼,感受唇齿之间食物的本味,体会美食带来的愉悦感。接收到胃部传出的饱腹信号后,及时停止进食,避免过度饮食导致身体不适。      

恩格尔系数的指代着我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是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里位于最底层的生理需要。

恩格尔系数拉满时,带给我们的快乐是不可替代的,但如果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发现,生活中其实有足够多的快乐,足以抵御压力和负面情绪,那么对于吃的渴望,自然会减少。愿你好好享受每一口食物,在食物治愈之时,也不要忘记关怀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