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前求“锦鲤”,不如自己来转运
黄菁
近来每逢大考小考,朋友圈或QQ空间转发“锦鲤”求好运在95后的大学生群体中已成为一个火热现象。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之一便是该群体对于学习的焦虑。根据国外一篇论文《压力和控制欲对迷信行为的影响》的研究显示人的奇幻思维和迷信行为的频繁发生与焦虑感的增强有关系,人们企图通过“幻想”或迷信行为来重新获得对事物的控制能力。转发“锦鲤”的行为背后透露出同学们的学习焦虑和想要重新控制学习成绩的欲望。
究竟是“锦鲤”的好运靠谱,还是自己的努力管用呢?毫无疑问,焦虑的解除还是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面对学习压力,应当采取科学的态度,明确学习动机、转变学习方式、增强自律意识及培养专业兴趣,积极解决学习问题并克服学习焦虑。
首先,明确学习动机,树立奋斗目标。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得以进行的源泉,形成明确的学习动机对于同学们克服学习焦虑具有重要作用。尽管许多同学能感受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往往因为缺少一个目标,导致一边因社会的高要求而焦虑,另一边却不善于利用时间,缺乏规划,没有前进的动力,最终增强焦虑感。所以,首先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进行自我评估并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这样才能维持学习行为并使自己朝着目标奋进。
其次,转变学习方式,适应新型模式。进入大学的一个直观感受可能就是中学时代的独享教室几乎不存在,上个自习也要自己找场所。逐渐地,会发现学习模式也由教师主导的转成学生主导的自学模式,于是自学能力的高低成为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自学能力包含阅读理解能力、对授课内容的质疑能力、查阅文献的能力、实践能力、撰写学习心得或论文的能力等。当同学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后,要善于管理自己,“学会学习”,主动培养自己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善于抓住机会锻炼分析、归纳、推导的能力。勿将学习的概念局限在课堂的教学与课本讲义中,而是意识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聆听讲座、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做实验、参加各类竞赛、进行合作与交流、泡图书馆等都是获取知识与能力的途径。
再者,增强自律意识,克服拖沓习惯。不少同学在收到学业预警告知书进行自我反思时会提到自身改不掉的拖拉习惯,学习动机总是被惰性一步步地弱化。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曾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在惰性面前要经常进行自我暗示,激励自己即刻行动,告诉自己惰性带来的片刻享受必将换来加倍的痛苦。想要成功,就要勤奋刻苦,积极行动;就要抓住今天,不等明天;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杜绝安逸享乐的习惯,将积极努力作为大学期间的奋斗状态,转变于一个小小的行动,坚持于每一次小小的自律中,才会迎来大大的满意。
此外,加深课程情感,培养专业兴趣。在专业学习中,情感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情感的发展基础是认识和熟悉,所以加深情感要落足于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对大学课堂的适应性。多看一些专业入门的书籍、同专业同学之间多一些交流、寻找不同专业之间的联系、发现所读专业学习的乐趣、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逐渐培养学习的兴趣,从而正视学习困难、优化学习方法、扎实打好基础、克服学习焦虑。
为自己能获得一个满意的成绩,考前考后转“锦鲤”的“百般妄想”不如脚踏实地的立即行动,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科学对待学习,明白一点:要想梦想成真,必须努力奋斗,它才是青春岁月的真正锦鲤。
(地理科学学院辅导员 黄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