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微观

小联微评第62期 | 刘岩:“禁令”背后的反思

发布者:陈今园发布时间:2018-12-27浏览次数:297

“禁令”背后的反思


刘岩


前段时间,西安某院校发布新规定,禁止学生在校期间喝酒。这份试行规定对该校大学生校内外饮酒做出了限制,如严禁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饮酒(含酒精度饮料),学生因生日、节假日、入学、升学、毕业等原因在校内外组织的聚餐活动一律不得饮酒,因为饮酒或者酒后滋事受处分的学生,最严重的将会被开除学籍。

此“禁酒令”并非第一次出现,在此之前,云南某院校在“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中,针对学生酗酒行为做出“新规”:不允许学生饮酒,一经发现,学校将把“醉酒照”快递给学生家长,并请学生家长到校协助教育。“禁酒令”一出,引发了网友热议。有人认为,大学生都是成年人,喝不喝酒是个人自由,学校不该管得太宽;但也有网友认为,学校的做法是为学生好,可以减少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因饮酒引发的安全问题,并对此表示理解支持。

除“禁酒令”外,类似的校园禁令如“外卖禁令”、“吸烟禁令”等屡见不鲜。此类现象从一定程度上突显出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学生喝酒,学校该不该管?怎么管?或者再将问题提升一个高度,青年学生教育管理是否仅凭高校一己之力就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显然,这些问题仅凭高校几张“禁令”和单方面教育管理是无法妥善解决的,社会、家庭乃至学生个人对此类问题均应有所反思和警醒,并采取实际行动来改善解决。

首先,从高校角度出发,学生“拼酒”、“酗酒”现象该不该治理?答案是肯定的。在校学生正处学习专业知识、积累未来发展能量的重要阶段,此时沉湎于喝酒,不仅有损身体健康,长此以往,还可能会形成错误的认知,误以为喝酒是维系人情、获取机会乃至达成目标的必备,从而沾染上无视规则、盲目攀比等不良习气。此外,在以往的报道中,还出现过高校学生因拼酒、被灌酒丧命的悲剧。对此,校方该管,而且该严管。但是,相较于使用“禁令”来进行“一刀切”式教育管理,若高校能够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进行循序渐进的正确教育引导并利用好现有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学生纪律处分规定》等规章制度,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效果。如高校可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沉湎饮酒的危害,引导学生学会自律与克制,进一步向学生传授更加积极向上的待人接物之道。于此同时,相关规章制度也有明文规定,对在校学生酗酒、哄闹、砸酒瓶等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视情节严重给予严重警告以上乃至开除学籍的处分。如果能严格执行,完全能够对学生拼酒、酗酒起到震慑作用。可以说,采取此类“疏堵结合”的教育管理方法想必将会比“禁酒令”能够起到更加有效的育人作用。

其次,从社会和家庭的角度来看,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过程本质上是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个体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社会化,个体学习实践各种思想文化、价值标准及行为规范。社会和家庭与高校一样是青年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载体,甚至更早的介入和影响其社会化进程,这就意味着青年学生将会深受所处社会、家庭环境中思潮、文化、规范、价值标准以及家教、家规、家风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从社会、家庭层面出发,抵制腐朽错误思潮、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完善健全法律法规、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将对高校学生学习与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规范作用。

最后,从学生个人角度来说,大学学习生活相比与中学更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这在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机遇的同时,也对其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现状来看,多数学生能够拥有基本的自律意识和自治能力,对大学学习生活能够做到有规划、有行动、有成效,但依然有部分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将大学作为脱离父母教育、推卸社会责任的“避风港”,随心所欲,放任自流,甚至做出一些不符当代青年学生身份的行为。因此,作为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应恪守学生本分,进一步培养自律意识,提升自治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在主动接受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各层次、全方位良好教育的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地理科学学院辅导员 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