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要闻

青年微观第410期 | 陈晓晶:把握“四字”求职节奏,拒绝就业焦虑

发布者:王一舟发布时间:2022-05-21浏览次数:294

把握“四字”求职节奏,拒绝就业焦虑

经济学院辅导员 陈晓晶

近日,正值“金三银四”招聘季,一批“求职私教”应运而生,在短视频平台颇为活跃。他们瞄准求职者的焦虑,打出“零经验转行秘籍”“带小白逆袭大厂”“一对一面试谈薪辅导”“1988元大厂通行证”等广告。然而,在求职者缴纳不菲学费后,不少私教“现出原形”。课程内容“不靠谱”“用不上”以及“假内推”等问题层出不穷。

所谓“求职私教”,并不是什么新现象。它和诸如“简历优化大师”“付费内推”“求职面试速成班”等此类就业培训的营销套路如出一辙,都是先迎合和夸大就业焦虑,然后通过虚构的成功案例吸引关注,免费拉群引流,收割韭菜。不管“名号”怎么变,这类瞄准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焦虑的求职服务,其内核都大同小异。大学毕业生因为信息不对称,职场经验、实践经验相对不足,确实需要获得一定的就业指导,但“求职私教”拿出空头承诺,不仅是虚假宣传,也容易对毕业生造成误导,让一些毕业生把就业的成功完全寄托在后期的个人“包装”之上。

求职面试本身也是一个认识、沟通的过程,如何靠一张“A4简历”拿到入场券,并成功表达自己、展现自我,取得offer,更多还得靠求职者的真材实料。如没有一块“好底子”,再多“包装”也是无济于事。大学生就业不仅影响青年的人生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疫情之下的“就业突围”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学毕业生作为就业主力军更应该把握好“快”“长”“多”“实”四字求职节奏。

快:以马上行动缓解就业焦虑

明确方向,快速投入职业探索。在考研热,就业难,春招短”的影响下,有的毕业生以“二战”家里还不需要我赚钱”等名义对职业选择进行延迟性决定,以此来逃避就业压力。在冲动决策的影响下,部分毕业生未能了解自己未来求职目标是否会有高学历的要求,对自己所要考取的研究生就业方向不清晰不了解,以“打算二战”“毕业再说”等借口拖延、麻痹自身就业焦虑,迟迟不迈出就业的第一步。但职业探索需要的是边思考边行动,在行动的过程中促进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优化行动,而不是等考虑成熟了才去行动。抓住时机,理性面对职业决策。“云端招聘”“线上面试”“先应聘后考证”降低了毕业生的求职成本,使毕业生更容易受“锚定效应”“损失厌恶”等心理影响,对各种就业信息和岗位左顾右盼,精挑细选,犹豫不决,延误了最佳就业时机。但本身就没有完美的就业决策,无论从事的是哪种职业、哪个岗位,都会有所收获有所遗憾。第一份工作能够为大学毕业生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也要理性应对“就业锚定”,明白职业决策中的不完美,也是在未来职业发展梳理方向。

长:以思虑长远谋求自我发展

全力以赴,提升求职广度和精度。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国家经济发展提质增量,行业发展供给侧改革持续,社会岗位需求随之变化,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岗位本身就显得珍贵。毕业生们更要利用黄金求职期全力以赴,适应就业环境、提升就业能力,化解就业压力,为未来长期发展蓄力。一方面,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搜索职位信息,广泛挖掘各种求职渠道,争取更多机会;另一方面,要在就业过程中养成自我反省的好习惯,针对每次求职经历进行经验总结,及时调整自我定位和求职方向,切勿“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非理性决策。攻坚克难,敢于到基层实践锻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鼓励高校学生把视线投向国家发展的航程,把汗水洒在艰苦创业的舞台。毕业生要把个人的发展融入祖国发展建设中,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要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应征义务兵等机会攻坚克难、奋斗拼搏,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干成一番事业、干好一番事业。

多:以积极状态做好多手准备

多手准备,积极应对就业状态。一直以来,做多手准备都是毕业生求职的正常状态。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春招求职的竞争激烈程度较往年则更大,招聘单位的要求整体有所提高,同时公务员考试以及其他编制类岗位考试延期。毕业生更要充分意识到就业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做好积极的心理暗示,排解自身焦虑情绪,提高专注力和自制力,掌握同时备考和求职的方法技巧,在单位时间内提高谋职效率,做好求职应聘的多手准备,学会“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再发展”“先现实,再理想”。多向选择,适应新的就业形态。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条件下,以在线经济、无人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正在崛起。毕业生要打破对传统“金饭碗”“铁饭碗”的惯性追求,树立新就业取向,充分利用学校支持的创新创业等具体措施,研究与专业、兴趣、能力相关的就业市场和就业政策,做针对性就业准备;要善于到新就业心态中寻找新发展契机,做灵活就业、新取向就业、新形态就业的新时代青年代表。

实:以实践实干提升个人本领

积极试错,以实践消解未知迷茫。就业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调适优化的过程。毕业生要接受“试用期”规则,充分利用”试用期”了解用人单位、了解自身优势和不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思考琢磨“我喜欢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再确定“我应该做什么”,并从学历和能力出发,找准自己的定位,储备专业知识、积累求职技能,实现在“干中学、手上磨、事上练”,从而消解面对未知的迷茫。摆正预期,以实干托举青春梦想当下即使开出租车、送外卖等职业,也涌现出了一批“草根MBA”,他们“用心用脑”去劳动,在简单劳动中实施有创意的劳动,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个人的财富积累和社会价值的创造,真正体现了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伟大、劳动创造新时代的生活理念。当代大学毕业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应当摆正谋职预期,树立劳动意识,首先取得生存发展的条件,以坚定的人生信念和坚韧的劳动意志,克服职业生涯中的困难和阻碍,最终以实干成真,提升个人本领,托举青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