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微观

小联微评第71期 | “马克思能给予我们什么”演讲:奉献让生命之火永不息熄灭

发布者:陈今园发布时间:2019-03-06浏览次数:1648

奉献让生命之火永不息熄灭

  

征文作者:吕佳欣

演讲者:黄晓

 

今年夏天,我在石狮市祥芝镇旅游。当我到东大垵海滩准备看日出时,却看到海滩上有两位老人,正在捡垃圾。

我好奇地上前询问,这才知道正在捡垃圾的是一对夫妻,老先生叫蔡加渐,祥芝镇本地人,家里做水产生意,同时,他也是石狮市美丽海岸志愿者协会的会长。

原来在四年前,蔡加渐是祥芝镇冬泳协会的会长。每次他到海边游泳都能看到许多破布、塑料袋,甚至是死鱼烂虾。一到节假日,游人离去,海滩更是遍地垃圾。蔡加渐觉得不能再坐视不理,于是他召集家庭成员开会,决定捡拾垃圾,恢复海滩的美丽。他们出资购买了装垃圾的背篓,自制长柄垃圾夹,每天清晨都早早地起床到海滩清理海漂垃圾。

有人质疑蔡加渐捡垃圾是为了拿去卖钱,也有人嘲笑他是“愚公移山”白费功夫。蔡加渐放着好好的海产事业不做,却选择了可能遭受白眼的无偿公益这条路,他也曾想过要放弃,但还是咬咬牙坚持了下来。这背后的原因,正如他本人所说,“我做环保不图什么,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是我最大的心愿。” 占有是一种小爱,但无私却是一种大爱。受他们的影响,当地政府、企业、媒体等越来越多人自发地加入了净滩队伍。四年来,从夫妻2人到成立美丽海岸志愿者协会的40多人,再发展到如今的200多人,这支不断壮大的队伍已发动净滩活动600多场,参与人数多达四万人次,在东大垵及周边海滩共清理垃圾785吨半。

我被蔡加渐和他身后的这支队伍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深深打动。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蔡加渐们从事的就是这样一个光荣的职业,社会离不开像他们一样甘于为人类奉献的人。无论是在病床旁边陪伴临终老人的社会工作者,还是在福利院照看失智儿童的志愿者,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热心肠”。

我身边像蔡加渐这样公而忘私、无悔奉献的人还有很多。福建师大退休老党员黄以孟老师,十几年如一日,帮助社区出黑板报,为仓山社区的党团建设奉献精力;榕城文明家庭苗建军夫妇工作之余,一直坚持从事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公益项目,为服刑人员子女提供无偿教育;连江七旬老人杨明栋从2007年开始为了改善森林环境而努力栽种树木,为了专心种树甚至盘掉家里的五金店,至今已经种树1500多株……假如我们都是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就像马克思说的,“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我们的社会怕也是没有温情可言的了。

这两年,我也参与了一系列志愿活动:福州国际马拉松比赛志愿者、福利院活动、社区党团活动……在一次次志愿活动中,我感受到了为他人服务的快乐,感受到了青年应有的责任担当。流行歌曲《马克思是个90后》中唱到,马克思“不为了权不为了钱,但是为了信仰他一往无前。”说的便是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以为人类谋取幸福为人生目标而不懈奋斗,却惨遭政府驱逐,甚至孩子早夭、疾病缠身。虽然马克思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并没有因此过时。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心中装着老百姓,为群众事业不懈奋斗,就是在无私地燃烧光和热。

如今,无数的蔡加渐们、黄以孟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无私燃烧!而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跟上?!马克思说:“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人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他对于社会的奉献程度,也许,我们能做的与马克思相比微不足道,但它同样举足轻重。当我们埋头苦学,立志掌握本学科技能,未来回报社会的时候,我们就不仅仅是在成就自我。

年轻的我们生逢其时,故而必须担当大任。有朝一日,面对我们的无边热忱,高尚无私的人们必然洒下热泪:没有一首歌能比奉献更动听,没有人能够比无私的人更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