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要闻

青年微观第417期|陈宗慧:抗疫路上的变与不变

发布者:王一舟发布时间:2022-06-10浏览次数:483

抗疫路上的变与不变

经济学院辅导员  陈宗慧

近日,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各地反扑,让曾经取得过较好抗疫成绩的中国经历“倒春寒”。不知不觉,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肆虐两年多。两年多里的变与不变蕴含着这场抗疫大考中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变的是病毒进化更加复杂,不变的是闻令而动的英勇战斗

两年多来,新冠病毒不断变异2019年底新冠病毒突袭德尔塔病株到奥密克戎病株,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发现变异毒株超1000种。变异病毒传播速度更快、隐匿性更强等特点抗击疫情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党中央始终统揽全局、果断决策,第一时间实施集中统一领导,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要求,以最快速度、最强力度开展各项防控工作。我们在2020年初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而今天,我们也能以最快速度实现社会面的动态清零。

变的是疫情形势更加严峻,不变的是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

2020年,我们战胜本土聚集性疫情18起、2021战胜30余起,近期我国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英国、美国、德国等部分国家逐步放宽防疫措施,选择以“群体免疫”方式抗击新冠疫情。在这场世纪疫情中,累计确诊人数超百万的国家已达58个。同西方国家“与新冠并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全国人民风雨同舟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专家组、医务人员第一时间奔赴各地、日夜奋战,党员干部始终坚守岗位、带头冲锋,广大志愿者尽己所能、无私奉献……从“为热干面加油”到“狮子山下 你我同守”再到“并肩战斗,同心守‘沪’”,始终不变的是中华民族的团结爱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精神。

变的是抗疫能力更加完善,不变的是生命至上的不懈追求

两年来,从对新冠病毒的一无所知,到如今,我们建立了世界一流的核酸检测能力,特别是上海一天2500万人核酸检测创世界纪录;我们加快疫苗研发和接种,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2亿剂次;我们努力探索国产新冠特效药,2021年底,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获批,实现国产特效药零的突破,目前国内已有13款新冠口服小分子化学药处于临床或申报临床阶段。此外,不论是面对疫情史无前例的严格管控、还是九版全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还是建设方舱医院的中国速度,都体现了我们党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中国抗疫筑起坚固防火墙的决心。

两年多里,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了抗疫的重大成果,也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我们要从两年的变与不变汲取抗疫路上的奋进力量。

在变与不变中坚定战疫必胜的信心战疫必胜的信心来自我们党坚强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来自全体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中国力量,更来自于一次次战疫胜利中的中国智慧。疫情防控歼灭战是一场硬战,我们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变与不变中弘扬团结奋斗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100多年来,我们的国家从积贫积弱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万众一心,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论是抗击新冠疫情,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一起开创未来。

在变与不变中贡献青年的责任担当。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众多95后、00后冲锋在前,义无反顾地扛起保护群众生命健康的大旗,他们有的是“大白”,不惧被感染的风险进行核酸采样;他们有的是社区工作者,任劳任怨参与疫情防控数据排查;他们有的是志愿者,参与体温检测、解决群众各类生活需求……深入防控一线是青年的责任和担当,不给疫情防控添麻烦同样也是。青年学生应当遵守疫情防控的有关规定,如实填报行程轨迹和健康状况,做好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养成卫生习惯等,以实际行动筑牢校园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

疫散终有时,春暖花自开。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大考,中国一手抓防疫、一手保民生、一手谋发展,交出了举世瞩目的答卷。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将取得战疫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