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要闻

青年微观第441期 | 感助学之恩,筑梦而铸人

发布者:王一舟发布时间:2022-08-09浏览次数:273

感助学之恩,筑梦而铸人

教师教育学院

少年如花,在国家资助的光辉中,在各方关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一心向阳。

——题记

“你要走出这重重叠叠的大山。”

从小我就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个好成绩时老师和家人赞赏的眼光和话语,更是为了走出这重重包围着我的大山。我的家乡在一个小乡村,从这里出发,到县城要两个多小时,到市区要三四个小时。不过我很庆幸的是,这里虽然不发达,但是对教育还是很重视的。大家都深知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走出这大山,去奔向更广阔的前程。在我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外地来支教的老师,她时常唱着一首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春风呀春风你把我吹绿,阳光呀阳光你把我照耀,河流呀山川你哺育了我,大地呀母亲把我紧紧拥抱。”她告诉我:“孩子,你要好好学习,然后走出这重重叠叠的大山。要像这小草,努力生长,懂得感恩。”即使现在十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那个温柔的老师满怀期待地对我说,要好好学习,要懂得感恩,要走出这大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我的一本笔记本上,写有这样的一句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初中时一个实习老师临离开时送给我的一句话。一开始只是知道其含义的我,在后来的高中生活中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受。通过自主招生,我考上了市一中。每次回家要三四个小时,一来一回几乎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且来回的路费几乎是我一星期的生活费,所以周末是不可能回家的,每次放假都和同学说拜拜,内心也羡慕并期待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回家,然而几乎是在小长假才有可能回一趟家。我的老师戏说我是“外来人口”。“背井离乡”的现实让本就紧张且繁忙的高中生活多了一抹思念。但同时我又是幸运的,虽然在校里长时间见不到家人,但是我收获了很多朝夕相处的小伙伴。我所在的班级是珍珠班,是一中在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的资助下开设的班级,针对贫困生进行免学费、给补助,在这里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外来人口”,我在这里遇到了一群团结上进的小珍珠,也遇到了很多亦师亦友的老师。除了基金会的资助,学校还帮助我们申请了国家补助。每年的补助成了我重要的生活费来源。我很感恩有这样的国家助学、社会爱心人士以及学校的关爱,让我的家庭少了很多的负担,让我的父母可以不用每年为了我的学费生活费而操心烦恼。

“以助学而筑梦、铸人。”

2020年的疫情突如其来,令很多人措手不及,我的家庭亦是如此。我的父亲是乡村的一名露天电影放映员,或许很多人还很惊讶,现在还会有露天电影?甚至有人压根不知道露天电影是个什么样子。而露天电影这样需要群众聚集的活动,在疫情的条件下当然是不被允许的。我的父亲就这样停工了大半年,直到2020下半年才接到通知允许开工,一年内只拿到了原本三个月的工资,又恰逢我上大学,要缴交各种费用,这让我的家庭更是不堪重负。于是我再次向学校递交了助学金申请,也通过了。我每每向父亲告知每个月的助学金下发了的时候,父亲的言语里,总是包含着感恩、激动、欣慰……各种情绪交织。

 “助学金”给我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支撑。我感恩我的求学路上每一位老师的引导、每一位社会人士的爱心,以及国家、学校的帮助。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个小小的种子,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小小的努力,可以给社会、给身边带来一点点的不一样。我希望通过每一次志愿者活动的参加,向社会回馈一点点;我亦希望自己可以像我人生中曾经遇到的那些亦师亦友的老师们一样,可以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一点点关心。我希望用一些力所能及的方式,回报我所遇到的帮助与善意。

 “感助学之恩,筑梦而筑人”,我将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勇往直前,筑造梦想,铸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