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微观

学习二十大 | 青年微观第506期 梁丹瑜:哈喽,你网上冲浪时遇到过“momo”吗?

发布者:王一舟发布时间:2023-05-05浏览次数:396

哈喽,你网上冲浪时遇到过“momo”吗?
法学院辅导员梁丹瑜

哈喽,你网上冲浪时遇到过“momo”吗?不知何时起,这只顶着“momo”昵称的粉红色恐龙头像活跃在小红书、豆瓣等社区平台的评论区中,让人忍不住怀疑“这位网友是每天都泡在网上吗,怎么到处都能看见你?”

前不久,某明星工作室起诉一“momo”用户,让“momo”大军进入公众视野。原来“momo”是微信账号授权登录一些外部App时系统提供的随机昵称和头像之一。不少用户发现如果使用“momo”这类默认头像和昵称,就不必担心被现实生活中的熟人轻易认出,也不用担心会被搜到发帖和回复记录。于是越来越多的网友主动加入了“momo”的队伍中,将其作为可以自由发言、宣泄情绪和寻求集体认同的“避风港”。当然诸如此类的“匿名”大军还有不少,比如在“momo”出现前,豆瓣上就已经出现过“江湖骗子”“已注销”等集体昵称,“欢乐马”“神经蛙”“哄哄”等隐匿势力也在蠢蠢欲动。

但披上一层“匿名”的外衣真的能让我们肆无忌惮地流转于虚拟空间吗?

提升网络素养,做“青年好网民”

事实上这层“匿名”外衣,心理作用大于实际效益,一层头像的薄薄掩饰,并不足以抵抗“数字化生存”的侵袭,但这种“匿名”带来的心理安全感却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无害。不仅仅是特指“momo”这类批量复制的头像和昵称,当我们特意分割现实和虚拟,放下现实的角色包袱和束缚时,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便摆脱了来自他人的监督、舆论以及真实的人际交往、利益制约等种种客观存在的外在规范。如果不够自律,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感知和反应也不够敏感或过于激进,那么面对那些无从查证的传闻、毫无根据的谎言、三人成虎的谣言,我们就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起网络谣言的“传话筒”,危及网络生态环境。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面对互联网匿名性对道德感和个人控制能力的弱化,我们更要提升网络素养,以“慎乎隐微,枕善而居”要求自己,自觉地做出“向善”的道德判断与“为善”的网络行为选择,理智对待网络舆论,杜绝非理性、情绪化的网络行为发生,做青年好网民。

合理宣泄情绪,守护心理健康

“伤人以言重于剑戟”。新时代的我们在学业、人际、个人发展等方面难免有着焦虑和压力,需要情绪宣泄的渠道。而网络匿名社交则提供给了我们一个方便快捷的途径,让我们将隐藏的内心世界宣泄出来,逃避现实中的各种压力。适当的网络情绪宣泄减轻压力,过度的情绪宣泄污染网络空间、削减自控力。无论线上线下、匿名与否,都需要一定的边界,提醒我们不能过于放纵、不要恶言恶语,少点戾气,少点偏执,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生态。

当然,情绪的宣泄也并不只有网络社交,还有许多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发泄渠道,比如听音乐、跑步、健身、看书等都是可以给人以收获和启迪的健康宣泄方式,与良师益友交流、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等方式还能使人获得心灵依托和情感共鸣。但如果心理压力过大、内心冲突激烈,导致自我调适难以奏效时,我们更应该积极去获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主动寻求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

拓宽社交空间,接纳多元自我

网络社交特有的虚拟性,可以让我们短暂地脱离本真自我而自由地塑造出理想化的形象,帮助我们获得社会支持、集体认同感和自身价值感,但也似乎也让我们变得“割裂”。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塑造不同的人设,或是在不同的账号上展露不同的自己,如游戏玩家、摸鱼达人、追星女孩......——现实生活中不好意思展露的我;自律学霸、社交达人......——精心设计包装的“期待的我”。但仅是网络自我表露无法掩饰孤独本身,我们一边想在在匿名的保护墙里释放社交压力,一边期待亲友能够认可自己真实的想法。网络社交的亲昵往往只是虚假的繁荣,单纯的虚拟空间和碎片化信息也产生不出真正意义上的“有根”自我。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其实,我们无需片面地追求网络交往,偶尔摆烂、摸鱼、骂骂咧咧的“亲友”更加生动可爱,各色的社团、缤纷的活动更是为结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而产生。虚拟与现实也可以同步,通过学习、自律、锻炼逐步朝着更好的自己进发。改变消极的自我认知,减少社交焦虑,接纳自我,多元的你更加立体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