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要闻

小联微评第228期 | 邹秀琦:拒绝“内卷”,打破“精致利己”的囚徒困境

发布者:李琼发布时间:2020-11-24浏览次数:737

拒绝“内卷”,打破“精致利己”的囚徒困境

地理科学学院辅导员邹秀琦

近两年,“内卷”一词从一个社会学术语通过网络传播成为同学们朋友圈中不言自明的流行概念,用来描述朦朦胧胧中感受到的愈发强烈的校内竞争氛围,以及随之而来的无意义和荒谬感。不仅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少教育界、媒体界人士都感受到了同学们所面临的困境:“揭开漂亮的指标、体面的成功,经历高考选拔后的我们,在竞争中,成功压倒成长,同伴彼此PK,精疲力竭。”

每年的新学年之初,同学们除了迎接大一新生们的到来,还有一件牵动着所有同学的大事件——综合测评与奖学金评定,在这段时间里不少同学感到焦虑,因为测评的结果不仅显示了上一学年同学们在思政、学业、文体三方面的投入度,还评价了同学们在群体学习中的相对位置。同学们意识到绩点在测评中的重要性,因此有些同学开始探索应对“攻略”:一门已由老师提出字数建议的课程论文陷入同学们主观认为的“字越多分越高”字数竞争;部分刚入学的新生们迫不及待地和学长学姐们讨教“选课攻略”和“高分秘籍”;个别同学得知加分上限后算着分数参加竞赛与活动......在得失之间谨小慎微的精明算计之下,我们需要警惕:最终,我们或许可以很成功,但是否压根没成长?!

一、拒绝“正道让位于捷径”,躺赢思想不可有

2020年5月,美国政府展开对中国华为企业的“斩根”行动,让所有中国人再一次深刻地意识到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这没有捷径,只有国家、社会、企业、个人踏踏实实向科学技术底层扎根的正道可选,尽管这条正道艰难重重。但是无论在哪个高校,总有一些同学们热衷的“不需数理基础、上课有PPT、期末有资料、老师仁慈给分高”的选修课,甚至有学长学姐传授选课锦囊、提供推荐目录;如果平时学的不扎实,不要紧,只要抱紧学霸的大腿,备考周拿到重点背诵,期末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如此种种深化了部分同学对捷径的迷信和对表面辉煌的自我满足,将来谁来为你们“买单”?反观那些拒绝捷径、坚持正道的同学们,日复一日在自己的专业上踏实探索,他们不放过理论课上每一个知识点、坚持学懂弄通不耻下问;他们在本科阶段就尝试跟随研究生团队开展田野调查、走进实验室;他们在无数个自主安排的时间里扎进图书馆、苦练专业技能......这些也许不会最直接、最迅速地体现在绩点上,却带来最扎实、最深刻的提升。

二、拒绝“选择让位于全选”,鱼与熊掌不兼得

常有同学向我倾诉时表达自己“压力大、怀疑自己的能力、感到焦虑”,深入了解后发现这类同学往往对自己有着极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自己门门功课都取得高分,还努力担任了主要学生干部、评优评先都竭尽全力争取、学术竞赛和文体活动丝毫不敢错过。这类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很忙,每天切换于各种不同的场合,熬夜赶完一个又一个DDL(校园常用语,即Deadline),睡前一定将第二天计划在脑子里安排好。我尝试和一些同学探讨更加长远的方向,其中较多的同学却感到迷茫,说起目标仅仅只是将每一次综测时能够在思政、学业、文体上取得好成绩。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渠敬东教授指出:“同学们都习惯了进行人生设计,奔着一个确定性而去。不愿冒一点风险,一定要走最稳妥的路线,所有机会都想要,什么都想抓在手里。”然而,不懂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坚持全选就必定迷失。反观那些在追求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确定方向、有所侧重的同学,他们不会因为在竞争中暂时落后就处于恐慌之中,不会逃避拖延,更不会因当下的每一个选择倍感焦虑,一旦有机会没把握住或某个台阶没踏上,就马上陷入自我怀疑、自责之中。懂得选择避免了另一种“内卷”,即为了不落于人后,陷入被动努力的自我消耗。

三、拒绝“成长让位于成功”,精致利己不助长

这两年高考结束后,慢慢有家里的亲戚与我探讨孩子将来报考的专业问题,很遗憾我提出的建议都没有被采纳,出分前与考生探讨的兴趣、想法、方向,都在出分后让位于“用足分数”的指导思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利用规则,用精巧的计算换取自己所需的东西,这种逻辑在步入大学之前就被种植到同学们的脑中,生活中的任何方面,都可以在一把刻度鲜明的尺子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课程上有绩点;学生干部职务有对应的加分,因此个别同学非团副、主席、班长、支书不做;就连志愿服务最终也被转化成工时,300个志愿工时,就是五星志愿者,如果做了299个,就只能是四星志愿者;学生会组织一个活动要通过明确是否能加分动员同学们参加;急需同学帮忙时需要公布志愿时长或是抵扣几次基本观众任务......在工具理性和成功学的浸淫下,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拥有超高的绩点、综测和漂亮的简历,而真实的成长却被稀释。当然,在我们身边的大部分同学,突破“精致利己”的桎梏,不拘泥于对绩点、工时、加分等冷冰冰数字的转化,他们享受在历练中每一次的成长与精神满足。就在刚刚结束的迎新中,面对今年“持续暴雨+因防疫校外车辆不入校”的双重考验,同学们表现出的责任与担当令人钦佩,从一对一接新生、服务新生安顿及熟悉周边环境,到协助搬运行李,我们看到一些志愿者同学全身湿透继续坚持、任务完成仍主动留下继续出力,能够在参与志愿工作时尽心尽力不计较工时多少;能够静下心读书看报,不仅仅关注在成绩上的转化;能够在乎是否需要延缓毕业,转专业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习,学校见证了许多勇敢的突围者找到了一生从事的志业。

当我们拒绝“内卷”,打破“精致利己”的囚徒困境,会发现在接下来更长远的成长路上,思想的迷雾会被吹散,旅途的方向会更明晰,行动的决心会更坚定。